作者: 隔夜饭 | 来源:发表于2020-11-24 22:12 被阅读0次

    很长时间以来,每每想表达一些什么,但如鲠在喉,难以言语。繁忙的工作和躁动的社会冲刷了很多文学上的美感,尽管每天都在大量地摄入不同的资讯,但大部分是功利性的,是纯娱乐性的,要么是工作上的需要,要么是为了抚平内心无处安放的焦虑。世界每天都在变,人的想法也飘忽不定,而我如同抱着一块浮木,在生活的大海中随浪漂泊,不知未来之方向。

    当然,就周围我了解过的同学来讲,我似乎起步也还算可以。虽然工作忙起来忙得一塌糊涂,遇到的困难也比同龄人很多,但成长的速度肉眼可见,无论与同时一起工作的同事也好,还是比起那些刚毕业就进了企业做财务的同学来讲,已然胜出不少。可是,尽管我可以胜任这份工作,但我不喜欢它。它并不能给我带来精神上的一丝满足,只能在物质上让我深觉“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人很难没有任何负担地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这个道理简单却又如此深刻。

    近来面试了一家创业公司的财务分析,不禁让我重新审视自己。在审计框架内,我对于大部分日常审计工作得心应手,每接手一件事,无非只是思考需要花费时间长短罢了。但跳出这个框架,想要面试其他的岗位,甚至是转行,才明白其困难程度。无论是招聘方的强势问答也好,还是仅仅基于其工资吸引人而非希望长期发展才投简历的信心不足也好,面试的结果差强人意,结束之后我也意兴阑珊。

    是啊,跳出了这个公司及行业,“你是谁?”以及“你凭什么得到别人的尊重”若干的问题均跳上心头。这是一片未知的大海,不再有人默默地赞赏你的工作,一个个都戴着显微镜,想要确保所招聘的人担得起这样的工作职责,拿得起这样的工资回报。我不喜欢被人如此地审视。

    每个成功的人都说,人应当追求他所热爱的事业。可是,这谈何容易。没有一个好的家庭背景,好的学历背景,很多门槛都显而易见。工作两年,已经尽我所能把能考的执业证考下来了,但应聘时,“硕士”以及“985和211”这些字眼仍然非常刺眼。我们考研、考证,无非都是在修筑护城河罢了,为的就是挡住那些不拥有同样资格的人们竞争。但当被自己被挡在围墙外面时,不禁觉得十分苦楚。

    这两天读黄灯老师的《我的二本学生》,其中讲到的普通学生在过去十多年的流动与遭遇,才意识到我们无非都是毕业以后“飘”着的年轻人。家庭好的与运气佳的能够抓住命运的机会,顺利迈入中产阶级,而更多的人则是在不停地换工作与碰壁中寻找自己的未来,最终落地归根。

    跟他们相比,我只是比较幸运,有一个作为敲门砖的本科学历(我司招聘只要一本院校),稳定地工作了两年,虽然过程十分不堪,但也获得了还算可以的经济报酬。虽然我日常吐槽是个人就能干审计工作,以及周围的同事天天喊着要交辞职信,但苦于学历没能进来门里的人却还是只能在围墙外苦涩地盼望着。也许我盼望的另一片围墙,也是如此的光景。

    大城市的生活压力,好平台的学历歧视,父母也并非挥手就能解决很多事,这些都是一堵隐形的墙。我当然没有那些学历更差的人更有发言权,只是我很清晰地看到,对于现实的残酷,有的人不抗争了,有的人仍然追求夹缝里的梦想。只是未来都难以预料,我们也越来越难给自己许诺,坚持下去一定会有一个光明的明天。

    也许是年龄日渐增长所致,也许是周围有着一批先富起来的朋友,也许是太早看到职业的天花板,越飘着,越感到心慌,竟开始慢慢有了想稳定下来的想法。而为了逃避现实,也早已没有了学生时代的心境,能够真正静下心来读一本好书,明白精神之充盈对于生活的意义。十年互联网的急速发展,也让我们对于社交媒体极度依赖,越刷社交媒体越焦虑,越焦虑越刷,形成了一种怪圈。在这其中,早已忘了自己是谁,越深感无力和漂浮。

    而我们这一代终将飘向哪,未来十年的机会又在哪个行业,也许要十年后才能知晓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eta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