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章,仅供参考
人的一生,总会有些特别的物件,如同烙印般深深刻在记忆里。我的第一支钢笔,便是其中之一。它的存在,不仅记录了那些稚嫩的岁月,也铭刻了成长路上的点点滴滴。
一份礼物
那是一支并不昂贵的钢笔,却承载了我童年的无尽期待。小学四年级的期末考试,我意外考了班级第一名。父亲满脸喜悦,母亲也难得地放下手中的活,郑重其事地对我说:“奖励你一件大孩子的东西。”
第二天傍晚,父亲从镇上的百货商店带回了一只精美的铁盒,打开来,里面躺着一支银灰色的钢笔,笔杆上刻着一排小小的英文字母,在我眼中简直闪闪发光。那一刻,我觉得自己仿佛跨过了某种门槛,从一个还在学握铅笔的小孩,变成了一个懂得“用钢笔写字”的大孩子。
和钢笔一起成长
那支钢笔在我之后的学业生涯中,成了我最亲密的伙伴。刚开始使用钢笔时,我并不习惯。钢笔笔尖柔软而灵敏,每一个小动作都会被它捕捉并放大。稍一用力,笔尖便“哧啦”一声划破纸张;墨水有时流得多了,字迹便会晕开,弄得手指和作业本一片狼藉。
可是,越是难掌控的东西,越能让人学到耐心和专注。为了写得一手漂亮的字,我常常对着字帖练习一下午,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成为那时房间里最美的背景音。随着一遍又一遍地练习,我的字迹也从歪歪扭扭,渐渐变得端正流畅起来。
那支钢笔,也因此沾满了我的回忆。春天里,坐在窗前写作文时,钢笔的笔尖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夏日午后,汗滴不小心落在纸上,把钢笔的墨迹晕开了一片斑点;秋天的晚自习,钢笔陪着我熬夜写完一篇又一篇的数学解题步骤;冬天的清晨,墨水冻得流不出来,我把钢笔小心翼翼地放在怀里暖热……
一次遗失,一份珍惜
可是,有一天,这支钢笔突然不见了。那天我像往常一样,把它放进了书包,可下午课间拿出来时,却怎么也找不到了。慌乱的我翻遍了课桌、书包、甚至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却依然毫无所获。
那是我第一次体验到失去的滋味,心里仿佛空了一块。晚饭时,我低着头默默不语,父亲见状问我怎么了。我犹豫了一会儿,还是低声说:“钢笔丢了……”
父亲沉默了一会儿,只说了一句:“不怪你,但以后要更珍惜身边的东西。”
这句话我记了很多年。那支钢笔,虽然没能陪我走更远,却让我第一次明白了,珍惜并不是因为物件的价值,而是它与我们共同经历的那些岁月。
后来,我又陆续用了很多钢笔,但再没有哪一支能替代我的“第一支”。年少时的物件,总有一种奇妙的魔力,它与一个人的记忆相连,成为岁月的注脚。
如今,在我的书桌抽屉里,还放着一支钢笔——是我工作后买来纪念自己的礼物。每当我用它写字时,总会想起童年的那段时光,想起那支银灰色的小钢笔,想起父母欣慰的目光,想起那些用稚嫩笔迹书写的梦想。
一支钢笔,微不足道,却是我童年的光。它教会我的,远不止如何书写,更是如何用心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