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献,换个说法就是利他。
这个词其实也是个很空泛的词,那么我们该如何才能更好地让自己去做到利他呢?
雪瓶老师认为,利他就是做对他人有利的事情,重点是让别人高兴,比如对方喜欢吃苹果,就不要硬塞梨给他。而我们每个人的家庭,就是我们最好的修炼道场。
我认同这个观点,尤其是孩子,能让我们不断修炼自己。
雪瓶老师分享了这样一个案例:
有一位小伙伴,她家有一个7岁的小女孩,已经上一年级了,写作业经常写到晚上十点半。
她对孩子教育过,也批评过,但都没有收到什么效果;又非常担心孩子会因此变得自制力差,自主力不强,因此,她整个人都非常焦虑,却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于是,她向雪瓶老师求助。
雪瓶老师给出了具体的建议:在孩子写作业的那段时间里,陪伴在孩子的身边,即使她在玩,也要按捺住想要批评教育她的心。
她带着这样焦虑的心情去践行,神奇的是,在第三天的时候,她的焦虑慢慢减少了,而在第四天的时候,孩子因为她的陪伴而感觉非常别扭,就问她这样做的原因,在了解了她的担心之后,孩子开始改变了,当天比之前提前了一点时间完成作业。
从这位小伙伴身上我学到了2点:
1.对孩子不要使用批评教育。
对孩子不能直接进行批评或责骂,这样是没有效果的,严重的甚至会起反效果。我们需要用孩子喜欢或者能接受的方式去和孩子沟通,比如角色扮演游戏。
2.不要进行过度联想。
很多时候,孩子的某一个行为,会让我们产生后果非常严重的联想。然而,真实的情况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严重。
比如,孩子写作业拖拉,最严重的后果就是被叫家长,还能有更坏的直接后果吗?我们会觉得它很严重,一方面是因为把它过度放大了,另一方面是产生了其他联想。
我个人其实也因为孩子发生了重大的思想改变。
我们从小就开始学习母爱的伟大,然而在我生孩子之前,偶尔会觉得母爱伟大,但大多数时间没什么感觉。
但是,当孩子出生后,从经历阵痛,到孩子出生,再到不分昼夜地带孩子,我才真正地体会到了自己妈妈的辛苦,也才知道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有多么不听话,让妈妈多操了多少心,并因此下定决心要对妈妈更好。
所以说,家庭,尤其是孩子,真的能让我们不断修炼自己。
很多人很容易把好的情绪留给他人,而把不好的情绪都留给家人,当我们能够通过家人持续去修炼自己,直到连家人都能够很亲切、平和地去对待的时候,那么对待家人以外的其他人,我们同样够做得更好。
所以,要做到利他,从家人开始,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以上内容来自雪瓶老师的分享以及我个人的学习感受和经历,仅表达个人观点(๑ت๑)
我是随缘,我相信: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情,100%的坚持比98%的坚持更容易实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