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30101《认知驱动》随记

230101《认知驱动》随记

作者: 未命名屿不知名魚 | 来源:发表于2022-12-31 10:56 被阅读0次

1.无法运用的知识,学得再多又有什么意义呢?一个人若只是沉迷于读书而不注重实践,就会面临“道理都懂,但就是过不好一生”的局面。

2.判断一个人是否觉醒有三个依据:

一是“愿望觉醒”,即一个人从不知道要变好到想要变好,从“浑浑噩噩”的状态转而开始对“美好生活”有了强烈的向往。

二是“方法觉醒”,即一个人从不知道怎么变好到知道怎么变好,其行动力从盲目的毅力支撑升级到科学的认知驱动。

三是“目标觉醒”,即一个人开始寻找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努力去做成一件或多件对自己和他人有用的事,让自己成为一个很有价值的人。

“目标觉醒”就是我们判断一个人是否真正觉醒的最终依据。

3.主动做成一件事的标准:在没有外力的要求下,自发地做一件事,并让它成为自己的一部分或形成一定的影响力。

首先,这件事是一个自发的长远目标,而不是被外力强制去做的短期目标。

其次,如果你决心去做一件事,那就一定要想办法把它做成,而不是随便玩玩。

4.如果你仍然想不清自己该做什么,那就想想自己当前最迫切的问题或痛点吧,因为需求总是最好的牵引。

5.生活中的大多数人都缺乏自我觉察的元认知能力,所以对生活中的痛苦和喜悦不够敏感。

他们处于那种“不是特别痛苦,也不是特别喜悦”的中间状态,前无拉力、后无推力,心里想过更好的生活,但身体充满惰性,于是成天在“想变好”和“想偷懒”之间拉锯,无法主动做成一件事。

6.一个聪明的成长者一定会提前布局,借助已经拥有的无压环境,积极探索新的人生目标,从内心出发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让自己在喜悦的激励下继续创造新的价值和成就。

否则,我们很可能慢慢回到喜悦和痛苦的中间地带,然后再次陷入迷茫,直到重新跌入低谷、出现新的痛苦后才开始改变,周而复始。

7.人的驱动力分为两种:逃避痛苦和追逐快乐。在痛苦的逼迫下,我们努力奋斗,改变自己,但最终走得更远的,一定不是那些在痛苦消失之后就止步不前的人,走得远的人必然会主动转换动力源,在内在喜悦的加持下继续前行。痛苦是引擎,喜悦是燃料。

8.就个人成长而言,我们也应当扬长避短:在刚开始进入一个新领域时,让自己尽情地试错,这样才有机会找到“出口”;一旦找到“出口”,我们就全力奔向自己的人生目标。

9.“七年就是一辈子”这个概念的力量实在太强大了:

①它能让人彻底告别焦虑,不再急于求成

从7年的时间跨度来看,我开始能够不断调整自己的认知、主动降低心理期待,告诉自己要能忍耐暂时的进步缓慢。当下的沉寂不算什么,我相信只要盯着长久价值去持续学习和产出,就一定能走到复利曲线的拐点。

②它能让人聚焦目标并拥有真正的成果

如果在7年的时间里只专注于一个领域或只做一件事,我们会变得非常从容。就算我们一开始不清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我们也有足够的时间去试错,比如允许自己用一到两年的时间去寻找目标。毕竟我们有7年的周期去做成一件事,完全不必着急。

③它能够让人持续学习,终身成长

“七年就是一辈子”犹如一个时钟,到点了它就会提醒我们更换赛道,走出舒适圈,去接受新的挑战。

相关文章

  • 230101

    星期日 晴(新年第一天,冲冲冲) 今日打卡: 1、单词25个 完成 2、学习强国 完成 3、点赞和更文 完成 4、...

  • 认知驱动

    不知不觉,2021年已经剩下不足100天的时间了,这一年你的生活中有哪些小成绩呢?是否发生了改变呢? 对于我自己...

  • 《认知驱动》

    第3~16页 第一节,复制:不要浪费生命给你的无限可能! 1、在本节中强调了复制和转换。 复制和价值相辅相成,价值...

  • 认知驱动

    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几个很努力的人,但是最终付出大于获得的却很少,很早之前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尤其是最近几年在...

  • 《认知驱动》

    再大的烦恼放到远处似乎也不算什么,而再小的幸福放到眼前也会变成大幸福。 毕竟就数量而言,烦心之事在一天或一生中总是...

  • 认知驱动

    今天看完了周岭老师的《认知驱动》,里面学到的知识很多,有些建议也很实用,也没打算全部记下来,将其一两点实践出来,做...

  • 认知驱动9.26-开启新的篇章

    先说一下阅读《认知驱动》开篇的感觉,与《认知觉醒》不同的是,《认知驱动》开始转向成长的目的、意义、方向,不再是简单...

  • 读书篇|读过《认知驱动》,才知道高手是如何高效达成目标的

    周岭在《认知驱动》说:运用认知的力量驱动自己。这比毅力驱动要好,而且很可能让你达成目标,成为一个真正的长期主义者。...

  • 读《认知驱动》

    在《认知驱动》这本书里,作者周岭提到说他最初的时候和很多写作者一样,完全靠自己的经验码字,文章里充斥着个人的日常感...

  • 读《认知驱动》

    在看《认知驱动》。 1、作者说,要打造自己的作品。 我默默地在简书写文,不愿意把文章公之于众,或许就是偷懒的因素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30101《认知驱动》随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ezf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