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霑、金庸、倪匡先后走了, “四大才子”仅剩蔡澜。
令人感慨人生无常,物是人非。
但从相关报道看,倪匡对生死,向来是看淡的。
金庸去世时,曾有记者联系倪匡,问他有什么想说的。
他回复,“人到了年纪,必然要面对死亡,不必过分悲伤。”
别人忌讳说到死,他可不怕。
他说,“活够了,还不死?等什么呢。”
83岁那年说,“人生一过六十,每一天都是赚到的。我已经多赚了23岁,再发生什么事都不要紧了,最紧要的是,一天活得比一天快乐,哈哈哈哈。”
他是香港出了名的开心果,鬼灵精。
一天到晚乐呵呵的,常说的一句话是:“这个很好玩儿,那个很好玩儿。”
许许多多好玩儿的事。
他玩美食、玩鱼、玩鸟、玩棋、玩酒、玩演电影、玩写作,样样玩的有滋有味。
他曾被蔡澜忽悠着去拍戏,开始并没答应,蔡澜用酒吸引他,说有一屋子路易十三堆在拍戏现场等他。
他马上问:“什么时候拍?”拍戏的那天,他先喝了一瓶酒,但说话正常,对白念地清清楚楚。
到了演内心戏时候,导演着急了:“匡叔,演戏啊,演戏啊。”
他当时就嚷:“戴着口罩,怎么演嘛 ?”
“用眼睛演呀,用眼睛演呀!”
他气得扯掉口罩,骂道:“你明明知道我眼睛那么小,还叫我用眼睛演戏!你不会去死!”
还有一回,他在一场戏中,要演被人踢一脚,然后滚下楼的角色。
导演想用替身,他却说不用,“我胖得像一粒气球,滚下去一定很好看”。
然后,他真的亲自从楼梯上滚下去。
他一生之中,多随性而为,说“怎么快活怎么来,做人一定开心。”
他说,“我写作,也是图能赚钱,能赚钱,就能买快乐。”
蔡澜有一次问他:“你一生都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吗?”
“也不一定做得到。”他回答,“做人,做不喜欢做的,很容易。要做自己喜欢的,真难!”
但在这条“难”的路上,他一路玩着,认真着,开怀着,将“难”事做成“易”事。
如今,他已经潇洒离开,但他在世间留下传奇。
就像蔡澜这本书《洒脱的人才“玩”得起人生》,写道“一天过的比一天快乐,是人生欢乐可行之道,旅行很好,多学些东西也不错。”
所谓快意人生,就是像他这样,敢于尝试人间种种,并乐在其中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