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 王希孟 《千里江山图》
很多人都知道去年大火的一档综艺节目《国家宝藏》,此节目秉承着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为宗旨,分别介绍了来自全国九大博物馆的三件最珍贵的宝物。其实大家都知道,除了这三件宝物,还有数以百万计的国家宝藏没有被大众所熟知,更不用说去探索其背后的文化和内涵了。作为中国人,我觉得中国的传统文化需要被大家重新认识,因为这是国之根本,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枝干再怎么多姿,也无法否定这都是来自根部的滋养。
现在的社会发展的太快,很多人的脚步也一直快速的往前奔跑着,忽略了身边太多的风景。
琴棋书画、诗酒花茶,短短的八个字,却涵盖了太多的内容。
身边不乏很多这样的人,学了两三年书法,就觉得写好书法也不是难事,也不过如此,就是用毛笔沾墨在宣纸上写字而已。
其实这样的想法大错特错,毛笔字不等于书法,书法也不仅仅是写出一幅漂亮的字而已。你看,这就是对传统文化了解不够,而产生的误区。
说到国画,很多人会觉得用毛笔画画也不过如此。画的又不像,完全没有西方素描的真实感。你看,对于外来文化的冲击,我们只停留在眼睛看到的层面。
其实很多人都不自己的眼睛所欺骗了,眼睛看到的那一点,只是我们所认识的那一点,认识多少才能看到多少,认识的越多,看到的越多。很多人连对国画的基本认识都没有,就随意给出那样的评价,我觉得这样的结论也是妄自菲薄、自欺欺人罢了。
就像站在山脚下,是领略不到站在山顶上的人一览众山小的喜悦。从山脚到山顶的这一段路程,其实就是需要去多了解、多认识其文化背后的故事、思想、情怀的过程,以及创作这幅画的动机与目的。
比如说我们这期的主题----《千里江山图》,这幅千古名作品。大家都知道,王希孟是在18岁这个最美好的年纪创作了这幅巨作,然后就渺无音信了。有一个很浪漫的猜测说这位天才少年,在画完以后,跳入画中,隐为画中人。而我则认为他画完这幅画后,掷笔一挥,独自去感受这壮丽山河,每天徜徉在山村河流之中,过着闲云野鹤的日子。
看到这幅画,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大青绿着色,染天染地,多么的恢弘壮丽。
提到这幅画,不得不说起宋徽宗,历史上对他的评价不是很好,在这里,针对艺术方面的成就,我还是想为他说几句话。
历史上独树一帜的瘦金体就是由他所创,笔力遒劲,风姿卓越,完全看不出北宋要灭亡的痕迹。其次是对画院的全新整合,这对书画发展的历史可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当然了啊,不得不说的就是他与王希孟之间的微妙关系。身为皇上,一国之君,能放下身段,亲自教授年仅十八岁的王希孟,我想,没有一定的学识和修养,很难放下自己的身段。
由此可见,宋徽宗果真是一个极其爱才之人,而且王希孟也并没有辜负宋徽宗的期望,创作了这幅千古名作。
刚开始接触这幅画的时候,我就在想,18岁,我们当时18岁的时候在干嘛?我相信很多人都刚上大学,享受校园的美好时光。而王希孟却通过他对艺术极其敏锐的观察与思考,讲中国的青绿山水推上了高峰。是命运吧,在南宋即将灭亡的时候,让后人通过这幅画永远铭记大宋王朝的辉煌与气魄。
很多人都会觉得中国的诗书画艺深不可测,还没开始接触了解,就打起了退堂鼓。其实不然,就因为它的博大精深,才需要我们去重新认识,那种通过日积月累培养出来的修养和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香气,是很多高科技没有办法做到的。所以,这也是我的初衷,通过对名家字画的介绍,讲述一些风趣幽默的小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