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活出自己:不要成为别人所期望的人

活出自己:不要成为别人所期望的人

作者: 翙尘思考录 | 来源:发表于2019-05-03 11:55 被阅读0次

    - 1 -

    长久以来,人们对“榜样教育”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认识偏差。社会上倡导我们学习榜样,却被肤浅地理解为言行也应与其一样,问题大抵如此。做法只是外在的动作,该学习的内容应是榜样的思想和境界。通过发现和学习别人的亮点来择长补短,不断完善自身才是智慧之举。然而这个问题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得到解决。

    孩童时期进行立志教育,树立榜样意识是常事。除了把职业当作“梦想”,孩子们的更多回答是“我要成为像谁一样的人”——我要成为像迈克尔·杰克逊一样的明星、我要成为像乔丹一样的运动员、我要成为像爱因斯坦一样的科学家、我要成为像梵高一样的艺术家、我要成为像莫言一样的作家、我要成为像董明珠一样的企业家……

    从中不能得知明确的自我意识,甚至成年后进入社会,很多人依旧没有明确的自我意识。长辈、朋友、上级都会不自觉地规划着你、企盼着你、建议着你。但成为别人眼里所期望的人,并不一定是件好事。电影《玛丽和麦克斯》有一句台词:当我年轻的时候,我想变成任何一个人,除了我自己——这就是悲哀的真实写照。

    - 2 -

    撒切尔夫人曾说,过去人们总是努力要做成某件事,现在要努力成为某个人。在道出事实情况的同时,不乏讽刺和担忧,在传播媒介盛行的现在,这句话对我们每个人仍具思考价值。做成某件事,既实现了个人的想法,也高于了个人的局限。成为某个人的格局则变得相对狭隘,跟风模仿与内心追求难免冲突,从而活得不自在。

    不就正是因为不自在,思想受到了束缚,人们才提出“活出自己”的口号么。另一方面,基于人的本能并受心性的指引,人还是会朝往欲望的方向走。这是自然规律,拦不住。当然借口也总是有的,不是迫于现实无奈,就是难以走出舒适圈,那个最真实的自己刚想蹦出来,以完成一次蜕变,却还是被自己亲手给掖了回去。

    “做真实的自己”之话题经久不衰,却司空见惯,“活出自己”的呐喊总能没过行动的声音。国人都善于压抑自己内心,出于各种原因,不敢有所付出和改变。但压抑久了,难免让人活力不足,感受不到生命的本来乐趣。如顾城所写的一首诗:你不愿意种花/你说/你不愿看见它/一点点凋落/是的/为了避免结束/你避免了一切开始。

    - 3 -

    我们常会听到一个声音:证明自己!乍一听没有问题,实际上就隐藏着不小的问题。

    “证明”不是一件小事,其过程需要耗费不少精力和长久时间,数年甚至数十年。要为谁证明?耗费这些所做的“证明”,很多情况下也并非真的是证明给自己看,而是为了证明给别人看——“你看我成功了”、“我就说我可以”、“事实证明错的人是你们而不是我”……即使事情最终做成,本质上仍难逃为别人而活的映照。

    第二个问题是:你想证明什么?这比前面一个问题更加令人茫然,犹如当头泼一盆冷水,顿生一种无意义感的寒意。生命过程就是一部发掘自己的血泪史,证明——那就是证明自己作为一个人是否活得有尊严,证明作为一个人能否发挥了创造的潜质,证明作为一个人可否在这世界上活得快乐。

    “证明”的成本很高,没必要证明给谁看,只要你愿意相信自己,这就很好了。

    - 4 -

    关门即深山,确实有些意味。审视自己到底适合觥筹交错、熙来攘往的生活,还是喜欢脚步放慢、循序渐进的生活。在浮躁的社会里,高质量的独处不一定要远遁江湖,或找一处僻静的地方独自呆着,而是在何时何地都不会受到外界纷扰,内心始终怡然。如果觉得外界黑暗,那么所有的事情都会被印上“负能量”的标签。

    能活出自我的人,一定会不断地寻找光亮,让生活看得到希望。否则,《无声告白》所讲的故事就可能真实再现:女孩莉迪亚终生被父母的思想所束缚,极力期望她能成为医生或明星,她却因此活得不自在,无力逃脱感到恐惧,最终选择了死亡,所有的期望都落空。书中写道,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活出自己。

    性格决定命运,但性格不是天生,而是环境所造成。所以想要摒除自卑、怯懦和无力感,就要从反击成长环境开始。让自己过得舒坦的办法就是拒绝让你不舒坦的人的要求,无论对方是谁,这是做人的原则。千万不要因为迫于无奈或纠结于拒绝而自轻自贱、自甘堕落,更不能做出伤害自己的事。人不需要独一无二,只需要一点点尊严,像个人就行了,而不是实现别人期望的工具性载体。

    - 5 -

    我们总会受他人的期望所限制,没有照做,很可能招来不爽、批评或幸灾乐祸。既然要活出自我,那和别人是否理解你就无关了。你永远不知道自己在别人嘴里有多少个版本,所以做好你原本的样子就好。懂你的人,自然会懂你,不懂你的人,你又何必花费心思让别人懂你。每个人都会活在别人眼中,但活出自己则是另一回事。总之,要守住内心的底线。

    不是说受到别人的影响不好,而是影响有好有坏,建议也有对症和不对症,关键在于自己能否认辨接纳,或就是自己所认可的那样,或妥协了并说服自己甘心成为别人想看到的样子,也不后悔。在过程中可适当地注意方式方法,不是硬碰硬,而是合情合理的真实表达。为什么会产生误解,如果不是表达问题也顾及到了别人,那就勇敢地坚持自我吧,不必刻意迎合。

    因为对方或别人不喜欢干什么,我们往往就错过了什么,而总将就着别人,又真正为自己活过多少呢?过分在意别人,就容易没有主见,丧失判断力和存在感。活出自己并不是通过存在感来体现,如果你有光,孤寂的夜里也会有昆虫朝你飞来。不要期望别人能给自己带来幸福,因为他们不一定得知你的诉求;也不要对别人抱有期待,何必给彼此徒增无聊的责任和压力。

    - 6 -

    活出自己是一种人生体验,重视体验的人才容易活出自己。记得在某篇学术论文里看到观点说,活着并不在于活长而在于活好。电影《加勒比海盗》里的老杰克船长对杰克船长也说,人活着之目的不在于永远活着,关键是要活出自己。“活好”和“活出自己”在某种程度上是等价的,如果不能活出自己,如何谈活好呢?

    首先要找到自己,这是人生的职责;然后是活出自己,通过做热爱的事情来表达。敢于热爱的人,总有着不可言喻的人格魅力。

    做真实的自己,什么时候都可以开始,前提是你要拥有极具个人辨识度的特征属性——它往往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充沛的精神力量,提醒着你一定不要停下来而成为你最想成为的自己——这就是梦想!

    出版人洪晃说,如果你知道你最爱做什么,你真的是幸运儿,大多数人都是茫然的,你有志向,就该去做你最爱做的事情。克服弱点,探寻未知,在不断塑造和打磨自己的过程中,更能体会到由衷的喜悦和人生的价值。

    【“翙尘思考录”:文化领域创作者,专注成长的思考,帮助你找到真实的自己,明白人生该做的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活出自己:不要成为别人所期望的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fba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