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和熊孩儿们一块生长着。
暑假像“别人家孩子”的妈妈,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暑假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干瞅着全家各大门派轮流辅导作业,战事频仍,相爱相杀。
是博弈,也是教育。
然,教育不是美味的烤鸡,动动手再动动口就可万事无忧。拿培养习惯来说,这是一座实实在在的建筑物,需要一砖一瓦地去建造,一点一滴去累积。以塑造人的虔诚态度去研究,实验,小心呵护。
事实上,大多数家长的教育太随意。工作忙了,就昏天暗地忙自己的;闲了才记起似乎还有个孩子,得修理修理。尤其是今年,网课的伤,还没恢复元气,暑假之游丝只好随风。
关于暑假规划,我有两点提醒:
1.爱孩子,就让他参与劳动。
提起劳动,不少家长觉得童年就该快乐成长,无忧无虑,这年头谁还让自家娃娃干活,简直就是虐待小孩儿嘛。也有人实在是没招儿,以让不听话的学龄儿童参与劳动视为万不得已的惩罚,期末目标书上“如果考不到98分就帮奶奶拖整个暑假的地”类似的话比比皆是。
而尽最大可能给孩子创造福利,好吃好喝的供养着,只要孩子好好学习的朴素愿望,换来的又往往是亲爱的宝贝儿蛮横冷漠,学不好。
那些被罚参与家务劳动的孩子,真正躬身实践地估计没几个。
倒是生活中经常参与劳动的人儿反而更具创造性,对集体事务也更有担当与热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所设想的儿童劳动,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内容的非常广泛的概念。这里既有劳其心智、乏其肌肤的努力,也有意志和精神的紧张,并在此过程中张扬个性,确立自我,决定自己的抑恶扬善斗争中的立场。”
劳动使人明晰自己的价值。只有真切参与了家务劳动以及需要长期投入精力的创造性劳动比如:种花、种树,心灵会变得相对敏感、温柔。
劳动使人具备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我们也就更有必要让孩子从小就参与劳动,他们认知到父母的劳动,并引导他们的小手触摸家里的劳动工具,帮助家人分担力所能及的劳动,在真切的体验中获得成功的自豪,也获得快乐。
2.关注智力发展,助孩子走向卓越。
不论何种原因,孩子说了谎,都会引起父母们不同程度的警戒反应,然而,在青少年的主要任务(学习)中,至关重要的——思考能力的缺失与否,却是父母们在初为父母的新鲜感过后不再留意的,更何况进行伴随成长的规划性的训练。
要像预防孩子成为一个坏人那样预防孩子思维的懈怠。
这首先要从儿童的出生开始持续关注,而非只提供物质为主的赎买式的爱,如何帮助孩子认识周围的事物,在什么时候该掌握哪些信息,学会什么知识,具备什么能力,家长必须要担负起责任。
如何担负呢?
用行动来引领跨越亲子之间由于说教和抵抗产生的距离,直接参与儿童的学习。
理想的方式是,孩子数学不好,就陪他一起梳理到底哪里出现了断裂。孩子作文不行,就真正和他一起构建文章的大体思路,共同琢磨语句的表达方式,话要怎么说段要如何分才合适。即使父母的文化水平并不高,不能给予孩子居高临下地指导,一道儿学倒更容易理解孩子,也更加使孩子感知到满满的动力。
难!
先别挠头,别内疚。实在不行,横下心来,坚持陪娃阅读,阅读,Day day阅读。好处不再赘述。
“老师,俺说不管用,孩子就听你的。”
为什么最亲爱的父母说了都没用,无原则?不专业?师生之别于亲子?凡此种种全抛开,是不是当今老师对学生学习成长的参与度要比父母高有极大关系呢?
乌克兰有句民间谚语:人生有三大不幸:死亡、衰老、子女不好。前两者,本属自然,不可违逆,无法避免。那诸位小哥哥小姐姐们,这个暑假平和心态,和宝贝儿心手相牵,努力读书也仰望星空,洗衣做饭也拥抱自然,追逐共同成长的烂漫。
走过路过,点“在看”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