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一个老师的课程,学习一些新的思维方式,然而却被朋友说和她无法沟通……
可能吧,高手的思维真得可能不太一样吧。所以他们就觉得我好像一直活在幻想中。
首先说吧,《刻意练习》里讲到其实我们的每一项技能都是可以通过刻意练习来练习出来的,而且我们的大脑是可以被训练的,就看你是否愿意。它就像我们开车一样,其实对某项技能学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就会进入自动驾驶模式当中,所以我们有大脑其实是不在运转了,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做不同的事情来打破这一种模式。
可,然而,在朋友的眼中,这种认知模式,是好笑的。
但其实这是被科学实验证明的了。只是我们绝大多数人不去相信它罢了,就一味地以为,这个是用来骗人的,这就是高手和普通人的区别。
第二个观点,《刻意练习》的步骤,目标---专注----反馈(可以是自我反馈,可以是别人给你反馈)-----极限(挑战自己的极限)。通过这种的循环,你就可以向一个高手进阶。
或者说,这个循环也可以是,目标——专注——反馈——原因——方法,但是绝大多数人总是,被告知要干什么——做——反馈(停留在情绪层面)——借口——放弃。这个是高手和普通人之间的行动区别,,,,这是最近打破的一个新的认知层面。
所以今天也学习到了,要有放弃一些朋友的勇气,专注几个朋友。所以其实有时候,如果大家的认知思想不一样了的话,可能我们在某些时候就会越走越远了。那这个时候,我们也就没有必要再去留恋了,去结交一些新的朋友,可能会让你打开新的视角。
比自己厉害的人给自己的意见,自己要听,不要问太多为什么,听了之后要去试,试完之后再去甄别。
再有一个观点就是:
我们要有重启人作的魄力。就好比,人生就像做PPT,做了30页死机了,那就赶紧重新做。但是我们要复盘,通过这次的重启我会学到什么,比如做一页保存一页。
给人生的教训就是,我们每做一件事情,都要复盘。
不能一直做事情而不在存盘,遇到重启的时候自己都不知道从哪重启。很多人重启也不知道干啥,那是因为过去20年30年自己所做的事情都从来没有保存过,那现在拔掉电源,可能就没有勇气。所以,总结就是要,经常总结,复盘,经常性地沉淀自己,是我们重启的勇气。
人生有N次重启的机会,所以不要留恋过去,不要钻牛角尖(而钻牛角尖也就意味着,电脑死机后硬要查代码),其实要做的就是强行重启,这把完了立刻清盘。
我想,也许人生真得有不一样的活法,所以在通往高手的道路上,我们可以走得越来越远其实,但是寻找这样和你一起走下去的人确实有点难,而且或许还会越来越孤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