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宜的才是最好的
文/赵元波
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这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我家也不例外。
往年,我只会吃粽子,不会包粽子。今年,我也要跟母亲学一学包粽子,学会了包粽子,什么时候想吃,自己就可以包了。
这一次,我们包的是火腿粽,粽叶,糯米,火腿肉都已经准备好了。我拿起两片粽叶,按母亲教的方法包了起来。在我看来,火腿粽子要好吃的话,自然就是火腿要包得多一些才是。于是,在包的时候,我就尽可能地往粽叶里多放火腿。火腿多了,包的粽子就大了,用线捆起来就不容易扎紧。
于是,我就不再包大的,而是改包小一点的粽子了,这样用线就很容易把粽子给扎紧了。
母亲看见了,就对笑着对我说:“粽子大了,就扎不紧,放到锅里一煮就散了;粽子小了,两三口吃完了,会让人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对母亲的说法,我只是有点不大相信,天亮才见马牙霜呢,等粽子煮出来就知道了。
等粽子煮熟了后,我这才发觉,母亲说的一点没错,我包的粽子,大的,糯米和火腿都从粽叶里冒了出来;小的呢,一口咬下去,尽是糯米,火腿很少,吃起来就是白米粽。
看来,做任何事情,适宜的才是最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