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题目重点不是如何选款,而是如何选择蓝海产品,这个范围就缩的很小了。因为现在做电商说到蓝海产品,很是奢侈!不过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如果思路对,也是可以找到一些比较容易进入的行业。
这个不能以一个简单的结论放在这里给你参考,因为类目因人而异,一不小心就会误导更多人,是不负责任的,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标准和个人经验出来,大家结合自身的情况来判断应该怎么进入淘宝细分类目。
1、品牌或者行业标准混乱的类目
有些行业从产品的品质、品牌、价格方面没有形成统一的行业或者品类标准,导致没有非常明晰的划分,缺乏统一的定价标准、品牌分类,这类型的行业一般容易有高利润。
比如茶叶市场,不管喝茶与否,一般人都知道从制茶工艺和茶叶地域以及历史文化等因素出发,茶叶的品类很多,如大类的绿茶、红茶,细分下来更多,而且有很多讲究,跟白酒市场不一样,茶叶市场下来这些耳熟能详的细分多数是工艺的花费,但是并没有一个行业统一的定价标准,也没有品牌标准,导致不专业的人,很难区分100元的茶和1000元的茶之间的区别。
尤其是放在互联网上,这种差别更难划分,由此也诞生了茶叶的高额利润,甚至是暴利,10元茶叶卖100元一点不新鲜,即使来了小罐茶这样的搅局者,一时之间还是很难打破这个市场惯性,因此目前来说茶叶市场这类型的行业标准混乱的产品是适合进场的高利润的类目,尤其是周边的花茶市场,这类更是利润高,需求量大。
基于这个特点,产品品质很大程度由视觉决定,我们在品牌孵化过程中,打造了一系列的此类产品,同样的价格,同样的供货商,不同的视觉呈现带来了非常明显的效果,下面这家“XX花的茶”主打是伴手礼,早期的产品主打价格战,效果一般,重新找到我们之后提升了视觉,产品也做了调整, 设计了详情调整了视觉风格之后,核心款直接打爆,利润很高。

以这个标准看,茶叶或者花茶市场具备这类特点,不过具体操作还要结合细分领域的竞争态势,合理制定预算和方案,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2、价格赋能价值产品
节日类目是典型的价格赋能价值类目,无论是中老年朋友还是年轻情侣,亦或是送给晚辈的礼物,但凡是涉及到礼物层面,多数人会有种选择高价格的趋向,因为涉及送礼之后就会涉及到对方的使用感受,这个时候性价比没人关心,而高价值的产品往往更能给人一种品质更好的心理暗示。

这方面我有个例子,15年接过一家品牌运营的礼品店铺,主打年轻人市场,节日礼品。核心产品主打的是“新奇特”的概念,店内产品也基本上都具备这些元素,当时有三款宝贝作为主推,我们选择了当时刚刚开始热起来的“天气瓶”,产品上架也没几天,我们家的进价已经超过了市场售价。
当时情况是产品品质比市场主流产品要好很多,但是又没有拉开太大差距,整个市场才开始热起来,一片红海,一堆产品都在40-50元之间恶性竞争,市场高端产品是空白,我们的产品成本都跟这个差不多了。我们进价45元,市场上的大概在23-25之间。
分析之后我们通过三个思路来提升产品:“顺丰包邮+精美包装盒+外观专利”,同时我们让卖家出钱做了天气瓶的百度百科、互动百科,同时还对自家产品申请外观专利,2015天气瓶还是新鲜玩意儿,我们的配图就是带店铺logo的图,一时间“xx生活”就等于天气瓶,我们售价130-180,占据高端市场一年半时间,月均销量500-800,利润可观。而且正是基于这一定位,我们产品的知名度很高,而陷入价格竞争的店铺很难切入高端市场。
3、手工和技术型产品
有些产品它属于信息不对称行业,一般人根不知道这类市场是个什么价位,没有心理概念,这类型市场往往是对价格不够敏感。或者说是艺术类的产品,如:青年画家的画作,手工制作的产品等等。这些类目往往价格无法从市场逻辑和生活经验出发,这类型的产品往往利润较高,不过市场容量也不大。
比如:PS教学、PS软件等等这类型的学习资料或者技术传授型的产品,行业标准不一,而又有一定受众的产品,如下:

可以看到这类型产品还是有市场的,从定价来说就可以看出利润了,从19.9到280不等的价格,从产品展示上看不出之间的差别,实际情况也相差不大,这个东西不是我瞎说,之前有个做这类产品的掌柜找到我做孵化,因为产品的特殊性我拒绝了,但也因此了解了这类目的一些情况。
再比如做签名设计的,Q版头像设计的,前者是材料成本较低,后者属于批量套版,有技术性,也有市场,但是成本不高。
再比如各种秘制美食配方售卖、卤菜配方等等,诸如此类的宝贝行业不大,标准也不够统一,产品的动态成本较低,尤其是产品成本,利润很高,这也是一个方向,不过建议是有相关资源的人入场,不过也存在市场容量不够大,发展基础不够牢固的问题,这类目不是长久之计。
4、应季需求量大的产品
这类型的产品主要是受到天气影响较大的产品,最为明显的是受到寒冷引起的需求,如羽绒服,以及受到酷暑引起的需求,如:凉拖、短裤。这类是主流类目里面,短期容易爆发的产品,尤其是以羽绒服为最甚!!
谈羽绒服主要是因为产品客单价高,利润大,尤其是前几年网红爆款“御寒神器”,以堆积羽绒量为核心卖点,5星好评暴力返现,短期拉起爆款,这个操作思路我带起来过2个专门打应季羽绒服的新店,靠的全是这一套玩法,非常简单粗暴,投入根本不是事儿,只要了解一下利润率就明白了这类产品的利润,有的小店只做一季,抵得上很多做的一般的大店一年的利润了!不过这两年操作空间小了不少,拼多多成了主战场了。
以上是结合自身经验,指出的一些思路,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启发。还有什么不懂的,可以进qq群96264008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