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 计 课
这是我们的第四年,我们班里剩下的几人进了05届的装潢班。班主任也换成了个年轻老师。进入新的一年里,一切都是崭新的;同学换了,老师换了,只是教室还是“工美小院”里的那个大教室。
开学的第一堂课是“字体设计”,老师姓王,是个身材很修长的女老师。她长着方方的脸,梳着齐耳短发,有点像电影明星秦海璐。她站在讲台上简略的介绍了一些设计的概念,完了就是做作业——用自己名字的第一个字母进行一下创意,这个月必须交齐15张设计稿。 班里很多人每天为作业发愁着,我倒是觉得这个东西不难。设计这个东西,它的理论还没有几行字呢;无论再怎么的长篇大论,无非就是:将自己的想法加在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东西上面,使之焕然一新。这样子去做不但要有自己的想法,而且还得拥有很强的造型能力,那就是你绘画的功夫了。“造型”就是把你想象的东西用画笔描摹出来,你可以把你所设计的对象想象成任何东西,把它的形状改来改去,为它添枝加叶 。这正是很多人发愁的。
我作画的这个东西是字母L , 我把它画成过朽木,也把它画成过几枚别针。还把它画成各式各样的脸孔,并对此乐此不疲;将一个普通事物改装成各式各样的新鲜玩意儿并把它们绘在纸上,实在好玩急了。一张张的作业都是自己真情流露,只感觉那心里满满的想法滔滔不绝的往外溢。老师上课时会拿很多的书籍,书上全是各式各样的设计稿,想不出的创意可以从上面抄。我虽然也常翻书,但我从不照搬书上的东西,因为毕竟那都是别人的东西。
曾经画惯了素描色彩,脑子里全都是规规整整的实物。总觉得设计这玩意儿跟自己从不搭边儿。直到现在接触到了设计,才发现:去论什么样的艺术,它们始终是相通的:素描色彩锻炼的是造型能力跟对光源的感觉,没有扎实的造型基础和对事物的敏锐的感觉,你怎能够将你所认为最美好的东西进行描绘!
设计就是将你对某种事物所寄托的情感满满的描绘出来,用你的双眼里面的美丽去装点生活。
平构、色构之平面构成
冬季的校园冷寂而空旷,道路上那冷硬的水泥板是那么的苍白,就连四周的都笼罩在一片苍白之中。几棵褐色的干树被冷风摇的晃晃悠悠,风儿卷着几丝碎叶翻转着扫过苍白的路面,又一层层的扫在行人的脸上。
教室里也不算暖和,但是人很热闹。我们这个新班也是猛女居多,她们既漂亮又大嗓门,并且老喜欢挤在一起儿谈天说地。男生更少连5个都不到,一个个沉默寡言的,他们中最活跃的也就属我们的那个班长了。每个清晨的早课,老师没来之时,班里面人声鼎沸,吵闹不休。同学们那火辣辣的热情驱走了教室里的寒气。
当老师抱着厚厚一摞课本推门进来的时候,同学们瞬间停止了吵闹。她中等个头是个胖嘟嘟的年轻老师,姓杨。杨老师先进行了一番自我介绍,完了就开始上第一堂课;我们的“平面构成”课。这一堂课她讲了一些理论性的东西,就是:如何运用手中的笔描绘出自己的心里的感觉。这堂课结束了,往后的时光就是做作业。我们的作业也很特别:在一张卡纸上面,用画笔醮上颜料进行艺术创作。别以为这样很好玩,“创作”并非就是你想怎么涂抹就怎么涂抹,而是要你把老师的要求用图形表达出来。说真的想创意是件很不易的事情,这跟在本子上抄课文是完全不一样的,同学们大都从书中寻找素材,但我从来都是自己想创意。
“平面构成”是用单色画创意,我们的第一张作业是:用抽象的手法描绘一只动物,我记得我画的是一只狐,一只奔跑的狐。第一张平构作业是:把自己的五种情绪分别画出五种感觉。这两个月的时光里我们的作业便是厚厚的一沓画作。我曾经把一只蝴蝶一笔一笔的“渐变”成两片树叶,我也画过一瓶清幽幽的水流和那几抹燃烧的焰火。我把桌子画的歪歪扭扭的制造出一种矛盾的梦幻效果,这便是“矛盾空间”。我还把钢笔拆散开来,画那些“打散”的零件。说真的,进行创意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不过我也偷过懒,我记得画“发射”的时候,我就懒得想创意了,把别人的一张原稿原封不动的照抄下来,真后悔自己当初没有克服惰性,把“发射”好好地做出一副自己的创意。我记得我们有一张作业叫做“肌理”;就是把生活中的物体粘贴到纸面上,形成一幅画作。别人为了追求创意,黏贴鸡蛋皮,火材棍一类的东西。但我偏偏就要贴纸团,因为蛋皮、棍子是根本粘贴不到纸面上的。我记得我把乱纸团醮上颜料再用胶水贴到纸面上,出来一种纷乱的效果,丝毫不比那些贴蛋皮、火材棒的差。
在这门课程结束时 ,老师要留一张作业作为保存。她本来是要留我们的最后一张作业“打散”,但因为这张作业都做得不太理想,于是就把“矛盾空间”留了下来。其他的作业又给我们发了下来。“艺术创作”这个东西就算理论考上100分,若不做作业,是根本学不扎实的。所以我们要将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梦想付诸实践。既然已经努力过了,就算结果并未成功,也对得起自己的一番辛勤耕耘!
平构色构之色彩构成
色彩构成开课了,我们的老师还是那位杨老师。这门课程比上一门的“平构”课有些难度;不但要你的创意还要你手绘出色彩的各种推移,那是一种单调而费力的工作。老师还是简单讲了些理论,完了就是做作业了。作业还跟“平构”一样,把图形画在卡纸上面,只是现在是用色彩去绘画。班里的女生煞是发愁,男生们倒挺淡定,有一个瘦瘦高高的,叫做光春的男生每天都乐呵呵的,他会在我们低头做作业之时,绕着课桌高声歌唱。因为人家的作业早就完成了。
老师还把曾经的学生作业让我们看,他们的作品有的素雅而沉稳。有的艳丽而跳跃。各式各样的风格像只只彩色的蝴蝶一样飞了出来,盘旋着飞舞着。我一笔一笔将色彩绘在纸面上,只感觉自己就像个“粉刷匠”。这门课上的我脑子里全是浮想,连做梦都是彩色的光线。我记得做“色彩推移”的时候我做梦自己站在五光十色的山洞里面,摆一摆手便可变换各种霓虹灯的光束,就像奇幻小说里面的主人公一样。所以“色构”作业我便以“火”为主题进行创作。我画了一株火苗,将最明亮的颜色画为“焰心”完了再将各种各样的色彩一层一层的往外描绘,红、黄、蓝、绿、青,一层层的推,一层层的变,直到它“燃烧”在纸面上。
画“马赛克”是“色构”中最最难的一张作业,也是最为锻炼色感的一幅创作。画“马赛克”就是把一幅图画勾勒在一张卡纸上面,勾勒出轮廓后再打上格子,然后把那幅画上面的色彩一点一点的填到格子里,形成一种拼贴的艺术效果。这种效果若用电脑做根本就是小菜一碟。但要是手绘的话,就要费一番辛苦了!这张作业几乎难倒了班里所有人,但是光春仍然是乐呵呵的,说真的,越是遇到难事就越应当保持冷静。
看到有些人在图片上面打格子,一点一点的研究那些细碎的色彩,我的心里别提多忧闷;其实完全不必毁坏图片!将物体画在纸上,然后打上格子,照着图片的色彩填空就是了,那么费劲干嘛!“马赛克”虽然繁琐但我却爱上了这种“填色游戏”,我没有跟其他人一样往图片上打格,而是把格子打在作业稿件上直接填色,完完全全跟着感觉走;“彩块画”上面的“色块”是不断变化的,有时候也不会跟你的图稿完全一致,探究书上面的“彩块”完全是多此一举!我跟人家交流过“马赛克”的简易画法,人家就是不肯使用,所以只好费一点辛苦了。我画的红红的苹果,那大红的苹果,色彩中还夹杂着粉红、柠檬黄、绿色甚至还有湖蓝;不做“彩块练习”你很难注意到一幅画中究竟有多少颜色。我并未费多少功夫就把“大红果”完成了,看到别人还在埋头苦干时,只觉得自己无所事事。
“色构”的最后一张作业是“采集重构”,就是把一张图片上面的色彩进行重组,形成一张新的画作。虽然主题不是太难,但我的热情却消减了很多;根本不肯费力气再做那么复杂的工作了。课程很快就要结束了,要是画的太复杂恐怕是赶不上交稿时间了。“采集重构”其实就是一系列创意的大综合,这一张作业并不是多么太重要,我就简单画了画交了差完事。
“平构”跟“色构”这两大门课几乎占据了这个学期的整个冬季,我永远都忘不了那坐在教室里面,埋着头描绘图案的时光;记得那时,我们的课桌上面还放着一个冒出小草儿的盆栽,还有那个装着两只小草龟的小玻璃瓶。我们的课桌紧挨着窗户,冬天的光线非常柔和的,亮堂堂的洒在课桌上,窗外面飘着雪花,窗内进行着创作,好一派闲情雅致!这便是我们艺术生。
零打碎敲的课
一些零零碎碎的课都要在这两年之内上完。什么“标志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企业形象设计”“广告设计”“家装设计”“图形设计”等等,简直把我们当高材生使。
“标志设计”还是那位很个性的王老师带,我记得上这门课时她还为我们还订了本“标志”书呢,那是一本非常好的书,就是在打工期间给弄丢了,真的非常可惜!标志设计就是为一个企业或者组织设计一个图形作为它的形象,这跟“企业形象设计”是一个概念。王老师的课堂比较松弛;我们可以相互讨论,也可以一个人想自己的创意。我很喜欢她的那种比较轻松的教学方式,因为这样可以更好的发挥自己的灵感。“标志”这个东西既简单又复杂,它的要求是简洁、美观而且又紧扣主题,但我还是喜欢自己想创意。
“书籍装帧”是在城建西边那间很偏僻教室上的课,老师是个非常年轻的男老师,也姓王。他非常幽默跟我们这些学生几乎打成了一片。我们这些人基本上都没有吃早饭的习惯,王老师为了让我们吃早餐,于是利用一次下了早课的时间,亲自掏腰包领我们去食堂饱餐一顿。他还在下课时间秀过他的“偶像签名”。他的偶像是古天乐,班里有人说古天乐的那个签名像根“黑白无常棍”,但他一点也不生气。虽然王老师跟我们特别要好,但是作业完不成可就不行了,因为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老师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我们的作业是:自己设计一本精装书,书的封面、封底、扉页,自己寻找材料动手去做,然后把做好的封面、封底粘贴到一本废旧的书上面,这便是自己的“精装本”。这真的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我设计的是一本“标志设计”当初忘了为自己的作品拍张照片作为留念了。
“包装设计”也是那个请我们吃早点的王老师教。他常利用课余时间给我们讲故事,讲笑话,还给我们看手相呢。就这样寓教于乐的把知识给传授了,我们非常喜欢他来上课。其实也就是!坐那儿死读书的确把人给读傻了。说真的,“包装”也是一门艺术,一套产品的“系列包装”凝结着一个设计师的心血,可以说生活中“艺术”无处不在。但是要完成“包装”这门作业,得上电脑操作才行,我的创意虽好,但由于条件所限那套作业非常之不成功。对于这门课,我只想引用歌德的话:天空虽不留下我痕迹,但我已飞过。
“广告设计”跟“家装设计”比较没劲。这是两门比较高深的课程,要想学得好、学得精得需要时间。短短的一个月能够学点皮毛就不错了。做一个简短的小广告并不难,但是这门课程用电脑的成分太多了,学校的机房不让随便进,我们又不是每人挎一台笔记本,各方面条件限制太厉害,所以作业做出来效果就不太好了。我们学装潢的应该每人配置一个U盘。“家装设计”是门大课,是审美与计算的相互结合,很多装潢班出来的学生都愿意搞家装,实际上搞家装并非会用3DMAX做几张立体图了事,它涉及的范围非常之广——绘图能力、沟通能力、人体工程学、测算能力、工程造价还有自己的一些审美能力,最最后再用
3DMAX做个效果图。这么多能力掌握了还得在那各大装饰公司实践上的三年两载的,那钱更不好挣。到底课程结束时,老师要我们临摹两张效果图了事。
这些课程中我最喜欢的是“图形设计”。老师的要求是:把一个自己最最喜欢的图形进行一下创意,从而改变为另外一个比较夸张的形状。反正胡思乱想是我的专长,这个让我变来变去的“形状”是一颗心,我把它画作美女,也把它画作树根,还把它画作成了一张歌唱家的口型。手上的斗跟簸箕也可以变为心形,音乐的起伏也是一颗心,长出胳膊腿奔逃的心也有,变化成“草垫”的心还有,总而言之生活中太多太多东西都可以成为一颗“爱心”。我想起什么就画什么,很少去翻阅书籍,我喜欢率性而为的去直接表达。那时的暑假上完这门课就会来临,所以这短短的一个月仿佛就是整个夏天。在这炎热的一个月里,我最大的收获就是“率性而为”,其实艺术就是个比较“任性”的东西。
这些就是短短的两年里我们所学的东西;手工外加电脑操作便是对我们装潢生的要求。这些东西全部掌握了,出生了社会还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地积累经验,学以致用。当学校的课程一门门的结束掉,我们便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去寻找适合的土壤生根发芽。5年的时光就这样匆匆走完了,那时的大学生活离现在也差不多快10年了,但只要一想起它们来,就感觉像是一个星期前所发生的事情一样!所以说:十年光阴既不短暂,也不漫长。真如那首童谣所唱:“莫道青春是常在,转眼就会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