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5111432/b161b912c088451b.jpg)
【个人读后感】
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知道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可是很多人对于李时珍背后的故事却知道的不多,这篇文章通过三个阶段,全面地为读者解读了李时珍的一生,以及他与《本草纲目》的故事。
不过,读者都不喜欢平铺直叙的故事,这篇文章中充满了矛盾冲突和转折,能够“钩”住读者的心,让读者很容易就跟随文章的进度,一点一点了解李时珍的一生。
【开篇】
文章开头指出,这篇文章,是关于李时珍的人生故事,以及他的成就之路的,在开头就点明了文章主题。
【小标题】
三个小标题是按照时间顺序层层推进。
第一部分讲李时珍想学医却被迫学八股文,幸好李时珍坚持梦想,终于父亲同意他学医。
第二部分讲李时珍通过努力,在医学界站住了脚跟,并且有机会进入太医院。
第三部分讲李时珍辞官回家,历经多年,终于完成《本草纲目》。
在第一部分,“立志学医,历经周折终圆梦”中,李时珍从小受祖父和父亲言传身教,从小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而父亲却希望李时珍能够考取功名,文章通过父子间的这个冲突,表现出了李时珍对医学的热爱。
而且,李时珍也勇于坚持自己的梦想,虽然遵从父亲的意愿,考取了秀才,在多次考试落榜后决定放弃自己的科举之路。
在下定决心后,李时珍给父亲写了“求父允儿学医”的书写,并且获得了父亲的谅解,这也在某种程度说明了父子之间良好关系。
第二部分,“医路漫漫,仁心仁术本草情”中,李时珍潜心跟随父亲学习医术,不仅出师了,而且在一次瘟疫时研制了处方,救了100多人。
他也因此声名远扬,并且因此有机会进入到王公贵族,甚至还进了太医院。
文章到这里并没有介绍,而是进一步介绍了李时珍在太医院的困境,不仅修书的建议不被采纳,还因为潜心医术被同僚嘲笑。
这里又有一个转折,那就是虽然修书无望,但是李时珍在太医院期间也有机会接触到了大量医学典籍,这对他之后写《本草纲目》是有很大帮助的。
强者就是无论环境如何,都能提升自己!
第三部分,“行万里路,汇集大成完巨著”中,一方面交代了父亲对李时珍写书的精神支持和物质支持,另一方面讲了李时珍翻山越岭,收集资料,整理编撰书稿,辗转找到出版商的一系列故事。
最终《本草纲目》问世,李时珍却没能亲眼看见,这样的遗憾又让文章增加了泪点。
【结尾】结尾对李时珍历时27年完成的《本草纲目》进行简单的介绍,并且列举了《本草纲目》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同时总结李时珍的故事带给我们的启发,只有坚持热爱,才能到达人生的顶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