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老子的思想来解析长安十二时辰的人物——李必
宠辱若惊。
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者,若可寄天下。
爱以身为天下者,若可托天下。
受宠和受辱都惊讶惶恐。
受宠说明你的地位和姿态在对方之下,得到对方的什么会惊讶惶恐,失去了也会惊讶惶恐。也会向往那更高的地位和姿态。人有贪欲,想好又想更好,由此拥有身外的东西越多,对身体即“我”的存在也就越执着,本质是害怕已经得到的东西再失去。由此陷入患得患失与诸多苦恼之中。(帝王格外怕死,因为他拥有的“我”以外的东西比任何人都多)
执着高贵地位,使得内心忧患与不安,就像执着身外的东西一样,都是患失。正是因为我有身体才会有欲望,渴望得到。(身体引申为渴望的根源,故无欲即“无我”,所有的苦,皆在于对自己存在的执着生起,即“我执”)要是我们没有“本我”外的渴望,我又有什么忧患和烦恼?患得患失什么?
富贵与贫贱本来没有区别,是人的心理在作怪,贪恋虚荣和优越感、攀比身外之物,进入恶性循环,世界才有了分别。拥有的越多,心越是不得安宁,因为害怕失去与渴望得到,所以愈加患得患失、宠辱若惊。
所以,愿意奉献自己拥有的身外所有和以渴望这些拥有的心去做事的人,可以托付。
看一个人可否托付,看他是否能付出他拥有的最珍视的“本我”以外的物。
《长安十二时辰》修道的李必
该剧改编自马伯庸小说,讲的是唐明皇时一个死囚和出生钟鸣鼎食之家的贵族天才少年李必,联手破案拯救长安的故事。有一帮反派狼卫类似今天的恐怖分子要在万国来朝的上元节当晚毁灭长安万民。
里面的唐明皇称圣人,将狼卫案交给太子,太子为万民着想,因此李必自小拥护太子,与宰相李林甫两党对立。李必本立志做宰相,有诗《长歌行》:
天覆吾,地载吾,天地生吾有意无。
不然绝粒升天衢,不然鸣珂游帝都。
焉能不贵复不去,空作昂藏一丈夫。
一丈夫兮一丈夫,千生气志是良图。
请君看取百年事,业就扁舟泛五湖
李必办狼卫案的过程会死很多人,因此会被宰相抓住大做文章,以打压太子,而他本有的大好前程也很可能会不保。这个案件办好了是应该,办不好太子党覆灭(圣人宠幸宰相猜忌太子)。李必本可选择不办,所有人都劝他不要办,但他为了救长安万民,将自己最渴望的宰相之位与他生来的显赫地位置之不顾。
我想这就是:
故贵以身为天下者,若可寄天下。
爱以身为天下者,若可托天下。
“贵”的是他的显贵地位,“爱”的是他一直追求的宰相之位。然而这些都是他身外的东西,正因为普通人放弃对这些东西的执着很难很难,所以能做到愿付出这些东西来做事情的人,才是真正可以寄托大事与天下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