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社交网路被一位饥饿中的大学生因为一份外卖而“失节”的现实版的魔幻故事刷屏了。
一个准备考研的大学生居然已经到了没钱吃饭的地步。尽管为了供他读书,家中另外三个兄弟姐妹都已先后辍学。
据说他犯了盗窃罪,所以被带走。面临刑事处罚。
碳基生命必须要通过不断的向外界摄取能量以维持体内平衡。这是作为一个生命而存在的最低需求。没有能量的补充,尽管聪明如我们, 被称为人的这团碳水化合物所构成的生命分子就会因脱水而分解,进而回归大地,俗称饿死。
这位大学生的“作案动机”是他不想饿死。所以实施了“犯罪”。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大约在八十年代初期看过的一部法国电影,根据维克多雨果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大片《悲惨世界》,剧中的主人公冉阿让因为偷了一个面包而被判坐牢五年,其间因多次试图越狱而被加刑。当他走出监狱的时候,已经服刑十九年了。这所有的一切,就是因为一个面包!
看这部电影,会让你陷入一种十分压抑的心境,始终沉浸在剧中人物悲惨命运的场景中难以自拔。当走出影院,终于脱离了剧中情节,找回现实中的本我,就像是由一场不愿意回忆起的梦境中醒来,庆幸自己生在当下。感觉到眼前的一切都是如此的美好。那天的天气也好,湛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美的让人陶醉!
维克多雨果的巨著《悲惨世界》曾经深深的触动了法国人的灵魂。今天的法兰西也许再也不会有人为一块面包而偷盗,也再不会有人因为饥饿而触犯刑律。
我想,雨果绝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为了当一个作家而写作。他揭示人类的苦难与当时法国社会黑暗如磐的现实,是出于对人类的悲悯情怀,出于对制度设计的深度思考。现实主义的客观描述,对后来的法国及欧洲社会的觉醒都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人类的进步就是在永不休止的对自己民族的深刻反省中不断前行的。
我们是否具备这样的反思呢?
二十年前,认得一位北大的体育老师。他说现在学生的贫富差距太大了!有钱的不说,单说穷的。他说有的学生,食堂开饭的时候不敢进去,临近关门的时候才来,去捡人家吃剩的东西。我当时听了惊愕不已,这是北大吗?
我深信他所说的是百分之百的实情,不掺杂任何水分。
当年鲁迅笔下的孔乙己,穷困潦倒。可读书一旦成为习惯也是改不了。没钱买书就去偷,并且振振有词:“窃书不能叫偷,读书人的事儿,能叫偷吗?”他虽然窃书,但赊的酒钱却从不赖账。好像也没有什么吃不上饭的经历,好歹还有茴香豆就绍兴老酒的消遣。只是穷的没钱买书。
没书看好歹死不了人,没饭吃如之奈何?如今一百多年过去了,竟然还有为了考研而整日埋在书堆里的大男孩儿吃不上饭的事情。谁之过?
古人云,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儒家思想最看重的就是一个人的名节,认为保持名节是比守护生命更重要的事情。在不得已的时候,就要舍身取义。这是儒家思想的最高境界。事实上,古往今来,也从来不乏用自己生命来捍卫尊严的思想者。所以才有《史记》所说的“贪夫徇财,烈士徇名”,所以才有文丞相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所以才有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然而,人生或许还有一种更加纯粹的境界。那就是,为了信念甚至连自己的名声都可以殉掉的人物。如历史上有的身背汉奸污名的人。他们的行为到底为后人留下了什么。李鸿章是不是卖国?没有李鸿章的污名,庚子年的事谁来摆平?会有更好的结果吗?汪兆铭是不是汉奸?这些都不是那么简单的可以从教科书上找到答案的问题。
无论是被污名还是不惜污名,如果污名可以带来改变,唤起世人潜藏于内心的良善,有助于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去帮助那些连补充生命基本需求都有很大难度的贫困学生改变现实的处境,那么这样的污名就是最高尚的道义的体现。
当然,虽说我们不会去谴责一个因为饥肠辘辘而用有悖于传统道义的方式搞到一份盒饭的大学生,亦不会把他的行为拔高到连他自己都不曾认识的高度。但无论如何,这种触目惊心的社会存在,如果不能引起广泛的反思,只当作是孤立事件,不能透过现象观察到事物的本质,那这个冷漠而悲哀的境地真的是无药可医了!
那位因饥饿难耐而吃掉原本属于别人的盒饭的大学生,你没有窃钩,非贼也!你不过是用自己的“污名”去直面惨淡的人生,书写原本属于你而不会被世人忘却的用泪水浇灌的心路历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