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自信是孩子成长的基石

自信是孩子成长的基石

作者: yh小树苗 | 来源:发表于2022-08-09 08:43 被阅读0次

教育的功能是育人,学校应该致力于培养健康、丰盈、饱满的灵魂,而不应该窄化为简单的应试。关于良好人格的培养,阿德勒提出了几个主要观点:自卑是人格形成的内驱力,是人类的本质属性,是人深层的心理动力。幼年时期是整体人格形成的关键期。幼年的经历对儿童的一生有决定性影响,一个人的整体人格基本在3-6岁的时候就决定了。

这几个观点确实很有道理,昨天去小舅家,看到他的小孙女和外甥女玩得不亦乐乎,外甥女小朴很有语言天赋,她说话总是扑闪着大眼睛,好有智慧的样子,真是太可爱了。下午的太阳很猛烈,小舅在家门口放了一个橡皮游泳池,这两个小家伙在水里模仿各种游泳动作,小朴的妈妈在旁边看着,小朴说:“妈妈,你也可以下来游啊!”她妈妈说:“妈妈不敢下去,羞羞呢!”小朴说:“没关系啊,我可以带着你啊!”说完又是一串嘻笑。小朴才4岁,她妈妈对孩子的教育理念是,尽量放开手脚让她去探索,很多事情鼓励她自己去完成。但在规则方面,边界意识不能放松。小朴在和依依玩的过程中,把依依撞倒了,依依的前额被撞了一个大包,依依哭个不停。这时小朴的妈妈是怎么做的呢?“小朴,你的好伙伴被你撞伤了,她好难受啊,这时你应该怎么样做呢?”小朴想了想说:“我应该跟她道歉。”说完她就跟依依说对不起,并走上前去亲了依依一口,依依顿时哭声停止了,她也说了声没关系,接着她们两个又像没事人一样玩去了。父母的教育方式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很重要,像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她长大后的人格肯定不一样了。

每个人都会有自卑感,自卑感固然会引发人的消极、悲观、沉沦,但自卑感也会激发人的积极性和进取心。因为自卑,所以超越,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自卑是人格形成的动力之一。幼儿园和小学是孩子人格形成的关键期。作为老师和父母,在教育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要把人和事分开,老师对待有问题的孩子,不能把他当成“问题孩子”不要在批评犯错误的孩子时,直接否定了本人。这样,否这一的不止是孩子的错误,而是孩子的未来。学生犯了错,经常听见有老师斥责:你这个家伙,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整天惹事生非,你除了拖班级的后腿,还有什么优点?孩子犯了错,经常听见父母这样责怪:你太让我失望了,你看隔壁李奶奶的孙子,人家多优秀啊,你顶人家一个脚趾都顶不上。大家听听,这样的教育方法会让孩子产生怎样的影响?严重地打击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他们只会增加自卑心理,认为自己真的那么没用,久而久之,真正的问题学生就产生了。

阿德勒说:“教育者最为重要的任务,就是确保每个学生不会丧失勇气,并使那些已经丧失勇气的学生通过教育重新获得信心。这就是教师的天职,只有对儿童未来充满 希望,充满勇气,教育才可能成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信是孩子成长的基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fogw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