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像她一样漂亮,我一定会变得很自信”。
“如果我变成他那样的人,我的人生一定会顺风顺水,与众不同”。
“如果不是因为自卑内向,我一定也能像她那样侃侃而谈”。
以上三句话是不是你经常会挂在嘴边的,“如果我变成像某个人一样,说不定我就会怎么样”。
那么,不妨问问你自己:“你真的很想变成别人吗?你想变成别人,又是因为什么呢?”
我曾在《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中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书中的青年有位朋友Y,他是一位非常开朗的男士,即使和陌生人也能谈得来。他深受大家的喜爱,可以瞬间令周围的人展露笑容,简直是一位向日葵般的人。而这位青年却是一个不善与人交往的人,在与他人攀谈的时候总觉得很不自然。因此,他很想变成他的朋友Y。
那么大家思考一下,在生活中你是否有过想成为身边某个人的经历呢?你为什么想成为他?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是有目的性的,你想变成别人,那你的目的是什么呢?
书中的青年为什么想要变成Y ,因为他觉得成为Y就可以体会到幸福,就可以获得大家的喜爱,但真的可以吗?
当然不能。为什么他此时此刻体会不到幸福,觉得自己不受大家的喜爱?因为他不够爱自己。所以,为了能够爱自己,他希望“变成别人”,希望舍弃现在的自我变成像Y一样的人。
阿德勒说过:“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青年之所以想要变成Y,是因为他只一味关注着“被给予了什么”,即可以变成一个受大家喜爱的人。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想要成为某个人,只是因为他拥有着我们身上没有的东西,为了能够让自己拥有,就宁愿成为那个人。这就是只关注在“被给予了什么”上。
其实,我们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这一点上,也就是关注自己当前所拥有的东西,并思考该如何利用它们。如果一味的与人比较自己没有的东西,不但会流失自己所拥有的,还得不到自己想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