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算是把《动机与人格》真正读完了。这本书真要梳理清楚还是需要很多的时间,我只关注了一些自己想要知道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同样的一件事,不同的人的反应也不一样,这就和每个人发生这种反应的心理动机是分不开。我们的每一个行动都是背后的起心动念引起的,然而我们的行为并不是都是有动机的,有的只是一种表达行行为,它只是人格的一种反应。
我们有时会遇到一个人表现的爱笑,这不是她希望和努力去做,而是她本来就这样。
而处理性行为就有一定的动机性,因为这种行为带有目的性。
无论是有动机还是无动机的行为,都会带有一种风格,而这种风格是表达性的。
这让我想起《红楼梦》中的王熙凤,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就这样呈现出来。
日常生活的意识动机内容,根据其与基本目标的关系紧密程度不同,而有着不同程度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日常的心理欲望可以被视为一些征象,即更为基本的需要的指示器。倘若我们只是看到这些欲望的表面价值,那么我们会完全进入一种不可能厘清的混乱状态中,因为我们在认真处理征象,而非征象背后隐藏的内容。
比如对于一个冰淇淋的期待,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更可能是想通过这中方式从大人那里得到一份爱一份大人的在意和关心。
日常的意识欲望都可以被视为一些征象,即更为基本的需要的指示器。
如果这种愿望一旦实现,孩子心里就会认为家人是爱自己的,这种欲望是极其重要的心理动机;反之停留在吃上,这种欲望就不是很重要。
那些不重要的需要受到阻碍,并不会带来心理病理结果;而阻碍那些重要的基本需要则会带来病理结果。因此,任何心理病理学理论都必须基于一种合理的动机理论。冲突或挫折并不一定是病态的。只有当它们威胁到、阻碍到基本需要或与之紧密相关的部分需要时,才会成为病态的。
这让我想起一些生活实例,没有爱和信任的家庭会减弱相对弱势的孩子的健康,直到她遇到真正的爱,不然最后她会真的生病,这就是哪些重要的基本需要一直被剥夺不被重视导致的。
在我们的社会中,健康而幸运的成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满足自己的安全需要。
而当我们的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我们如何正常成长,又是如何疏导自己的心理?
下面是书摘:
“心理健康者”要具备的,最重要的一点,人要坚信自己自有天性,其心理结构的框架能够和身体结构等量齐观,人固然有各种需要、能力与倾向,这些需要、能力与倾向部分基于基因,是整个人类族群的共同特征,跨越了一切文化的壁垒,但另一部分则是个人所独有的。
可以在这些方面进行校对:(1)表达(行为完善、释放与宣泄),比如列维的放松疗法;(2)基本需要满足(支持给予、安慰、保护、爱与尊重);(3)消除威胁(保护、良好社交、政治与经济条件);(4)洞察、知识和理解的提升;(5)权威的建议;(6)在各种行为疗法中,对症状进行直接攻击;(7)积极的自我实现、个性化以及成长。
还有就是在成功的心理治疗下,人们会产生不同的认知、思考和学习过程。他们的动机和情绪都可能改变。这是我们所拥有的最佳技术,可以将人们最深层次的本性暴露出来,并与他们的表面个性特征形成鲜明的对照。他们的人际关系与社会态度都会发生转变。他们性格(乃至人格)的变化既有表面上的,也有深层次的。甚至还有一些证据表明,他们的外表发生了变化,身体状况得到了改善,等等。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连智商都会提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