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马斯洛需求引发的背景思考

马斯洛需求引发的背景思考

作者: 奚磊Morry | 来源:发表于2018-09-28 16:35 被阅读100次

1、
马斯洛需求全名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他称这种理论为人类需求层次理论,并将人类需求从低到高按层次划分为五类: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上的需求、尊重上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2、

需求,是一座不断被挖掘的商业宝藏
需求是一切商业的根基。
需求是缔造伟大商业的根本力量
需求是一切沟通和谈判的初衷。
因此马斯洛需求理论被广泛运用在各个领域。

根据马斯洛的观点,人总是要先满足较低层次的需要,如食物,水,住所和安全,才可以通过进入更高层次的需求,比如自我实现,来进行激励。

这是世界上最知名的激励理论。在帮助人们满足处于马斯洛层级中较低层次的需求方面,这个理论一点也没错。在工作条件和安全方面进行改善是非常值得称道的正确的事;看到人们有足够的食物和水,以满足他们的生理需求是很人道的做法;带领人们离开街头,进入到健康舒适的环境中是得体的。

但是,我要提出一些疑问,马斯洛需求真的包含了人类所有需求吗?1943年提出的理论今天是否仍然适用?当我们在用一个理论的时候,是否考虑过它的局限性?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3、

马斯洛作为一位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他的出发点是为了改善过去各心理学派过度强调潜意识的黑暗面以及生物性的行为的弊端,所以他特别寻找人的社会里面有杰出表现的、具有伟大人格的这些人物作为代表,说明你要取法乎上。
马斯洛强调的自我实现是什么?是一个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像人本来的样子。

一个理论一定不能脱离它的背景,马斯洛的年代是1908到1970年,这个时期世界范围内经历了多次战争和经济危机,因此生存需求、生理需求特别受重视。再往上是自我实现,不过自我实现也是有限度的,不可能突破“人”本来的样子。
对运动员来说,自我恐怕是一种身体上面的接触表现,可以在竞赛的时候得到冠军,是身体的层次。其他人呢?小孩子念书可能是为了考试有个好成绩,那叫自我实现吗?
所以对“自我”应该要有比较完整的理解,并且要区分自我的内在有哪些比较高的和低的层次,配合起来成为完整的结构。

马斯洛在1970年过世,而在前一年1969年有一篇新的论文发表,特别提到一种“Z理论”。
他最后提出的一种说法叫做“自我超越”,这才是马斯洛需求的一个正确的发展。
否则你始终集中在自我身上的话,那有“自我”就有“其他的自我”或者“非我”,那怎么办?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马斯洛的智慧在不断增长,他提出这个理论就是要我们不要执着于这自我的身、心、灵,你至少要达到“灵”的层次,才能不再受限于“身”和“心”的范围。

4、

如今社会的发展情况以及解决了大部分人的生理需求,大家更加关注的是生存智商的归属感甚至自我超越,而更有,认识到人的生物特性,思考人的超越问题,我们在基因之外,还能变成什么样?

一个理论的运用不能抛开它所处的时代背景,也不能忽略当下的场景,否则照搬过来很容易画虎不成反类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马斯洛需求引发的背景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bke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