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蒂莱·达·法布里亚诺 Gentile Da Fabriano 1370-1427 意大利詹蒂莱·达·法布里亚诺(Gentile da Fabriano,1370年—1427年),意大利哥特派画家,与马萨乔同一时期活跃于佛罗伦萨,也是14世纪后期至15世纪早期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他主持建设了当时许多主要的意大利风格艺术大厅。作品包括威尼斯多奇宫的壁画、罗马圣拉兰特教堂的壁画、蛋彩画《三王朝拜》等。法布里亚诺的绘画更富抒情性,他温馨璀璨的装饰性色彩也显得富有魅力。


《三王朝拜》祭坛画是15世纪初安布利亚画派早期代表作之一,它具有北方晚期哥特式艺术的明显痕迹,被公认为国际哥特式风格绘画的杰作之一。。画家贞提尔·达·法布里亚诺(约1370~1427)在完成这件作品时,佛罗伦萨的祭坛画的面貌已大为改观,人物造型也比以前更富有真实感。据说这幅祭坛画原是受佛罗伦萨贵族巴拉·斯特罗奇的委托而作的,它又是一件精致的工艺品。原来置于圣托里尼塔教堂内,用的是丹配拉画法(或称蛋彩画,一种用鸡蛋清加水胶颜料调和的材料)。
《三王朝拜》描绘了耶稣降生后东方三博士来朝拜的场面:伯利恒上空出现一颗奇亮的星星,三博士测知将有救世真主降生,他们就携带礼物与众家人,朝着那颗奇亮的星星的方向寻来,并在伯利恒找到刚生下的小耶稣。这种传统宗教题材在不同的画家中有千差万别的构图,但万变不离其宗,总是有学识渊博的博士与小耶稣。
历史地看待这种题材,它是一种颂扬公正与智慧的宗教心理反映。画家旨在渲染华丽而辉煌的画面气氛和富有装饰性艺术效果。在画中已尝试透视的空间处理,画面呈现出近景、中景和远景,画中人物是盛装的国王、朝臣、侍从以及牛马羊动物,整个画中人物、动物、环境色彩丰富且金碧辉煌。实际上是描绘中世纪骑士礼仪的豪华场面,借以美化和赞颂贵族对圣母子的虔诚感情。
在这幅画上,画家把主要人物都视为圣者,不仅圣母头上有圣光,连她身后的约瑟、三博士都有圣光。画家很善于运用颜色,细节丰富,具有镶嵌画特色。远处有不绝如缕的人马队伍。右边近景的大队人马已随三博士涌入画面中央;左边是参拜圣婴的场面。在两个场面之间,还画上了产婴的畜厩与牲畜。这一切是以极其细腻的描绘手法来展现的。此外,在祭坛画主画的下边,有三幅裳画,构思也极丰富:中央是《逃亡埃及》,左面是《基督降生》,右面是《宫参》场面,并且都很注重平面透视的深度感。
这种富有叙事性的祭坛画,一般要受宗教规范制约的。此画约作于1423年,绘于木板上,约有300×282厘米,现藏于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