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不爱惜他的生命,但很少人珍视他的时间。——粱实秋
村上春树有一个写长篇小说的秘诀:每天花固定的时间写作,停在意犹未尽,还可以继续写下去的地方。这样的好处是在第二天写的时候,容易找到前一天的感觉,不至于再花时间预热。这个秘诀说难不难,但并非每个人都可以复制,因为他存在一个要命的前提,就是你要对未来的时简有信心。
这使我想起我的许多计划,以及完成计划的经历。我和大多数人一样,完成计划的时候,表现都与村上春树相反。我们一开始往往表现神勇,都不愿停下来:"我还有力气再做,多做一点不是更好吗?"
但这种状态往往难以持久。兴奋几天,就有走下坡路的趋势。一种常用来安慰自己的说法是:"反正前一天我超前赶了一部分进度,今天放个假也没关系。" 一旦出现这种想法,就意味着计划基本上大势已去。所以一开始的激进,对完成计划来说未必是好事。越急切,越暴露出内心深处的不安。
计划本来是人类特有的生理机能。从某种意义上,这种契约基于对未来的预测。我没有办法掌控未来完成了一本长篇小说,它太遥远,太宏大。但是我知道如果我每天写两个小时,迟早有一天会写完。所以计划是使人安心的契约。它把那些不可掌控的梦想,通过理智的策略,变成当下可以掌握的每一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