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篇写了龙应台和安德烈一起探讨的 8 个问题:
18 岁时,你在想什么?:关于青春成长、个人归属、社会不公等;
028 | 龙应台:我最同情无法表达自我的人:关于强权、忙碌、社会阶级等
今天再分享他们探讨的 5 个问题,这下真没了。
之所以把这本书拆成三篇,是因为这记录了一个 18 岁到 20 岁孩子的成长疑问,我们都曾有过这样的年纪,也曾有过类似的疑问,只是无人交谈,忽视了,但问题其实一直都在,这几篇就当做是回头补课。搞明白一些跟父母、跟社会、跟他人、跟国家的关系,找到心灵的安适之地。
九、你怎么应对别人对你的期许?
安德烈:妈妈,你是一个知名作家,你怎么面对人家总是期待你有思想、有智慧这个现实?
龙应台:
一半的人在赞美我的同时, 总有另外一半的人在批判我。我有充分机会学习宠辱不惊。至于人们的「期待」,那是一种你自己必须学会去「抵御」的东西,因为那个东西是最容易把你绑死的圈套。不知道就不要说话,傻就不要装聪明。
十、孩子的独立,对父母意味着什么?
安德烈:妈妈,你跟我说话的语气跟方式,还是把我当14岁的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理解我是个二十一岁的人了。
龙应台:
昨天你说话那一刻,简直就像经典电影的镜头,身为儿子向母亲做斩钉截铁的独立宣言,那饰演母亲的,要不然就气得全身发抖,「啪」一个耳光打在儿子脸上,儿子露出愕然的表情,愤而夺门离去;要不然,母亲愕然,然后眼泪潸潸而下,本来威武庄严的母仪突然垮了,惨兮兮地哭。
我经常看到,18岁儿子很乖地坐在母亲身边,陪着母亲访友,我不敢企求,因为我也觉得,刚成年的人跟母亲太亲近、太“乖”,恐怕代表着他本身的人格独立性不够完整。
你弟弟最近还给我上了一课,他问我:「妈,你有没有注意到,你的华人朋友问我什么问题时,眼睛总是看着你,而且,就站在我面前,却用『他』来称呼我?」
我开始没注意,后来我们一起做了个实验,发现果然如此。于是他分析说,我觉得差别在于,欧洲人是看年龄的, 譬如在德国学校里,你只要满十四岁了,老师便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 中国人看的不是年龄,而是辈分,不管你几岁,只要你站在你妈妈或爸爸身边,你就是“小孩”,你就没有身份,没有声音,不是他们说话的对象。所以他会盯着你的爸妈发问,由「大人」来为你发言。
我这有名的社会观察家,听他分析完,真的傻了。此后,即使站在朋友身边的孩子只有酱油瓶这么高,我也会弯下腰去和他说话。
十一、父母对孩子来说,意味是什么?
龙应台:
父母确实不是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父母亲对于一个二十岁的人来说,恐怕就是一栋旧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为你遮风挡雨,给你温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和房子说话,去沟通,去体贴它、讨好它。搬家具时碰破了一个墙角,你也不会去说「对不起」。父母啊,只是你完全视若无睹的住惯了的旧房子吧。
我猜想你要等足足二十年以后,才会回过头来,开始注视着老屋,发现它已残败衰弱,逐渐走向人生的「无」、宇宙的「灭」,你才会回过头来深深注视。
当然,你一定要「离开」,才能开展你自己。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
十二、你希望人们如何记得你?
安德烈:你是个经常在镁光灯下的人。死了以后,你会希望人们怎么记得你呢?尤其是被下列人怎么记得:1)你的读者;2)你的国人;3)我。
龙应台:
怎么被读者记得?不在乎。
怎么被国人记得?不在乎。
怎么被你,和菲利普(安德烈的弟弟),记得?
安德烈,想象一场冰雪中的登高跋涉,你和菲利普到了一个小木屋里,屋里突然升起熊熊柴火,照亮了整个室内,温暖了你们的胸膛。第二天,你们天亮时继续上路,充满了勇气和力量。柴火其实已经灭了,你们带着走、永不磨灭的,是心中的热度和光,去面对前头的冰霜路。谁需要记得柴火呢?柴火本身,又何尝在乎你们怎么记得它呢?
十三、如果我变成一个平庸的人,你会失望吗?
安德烈:我觉得我将来的事业一定比不上你,也比不上爸爸——你们俩都有博士学位。我可能变成一个很普通的人,有很普通的学历,很普通的职业,不太有钱,也没有名。一个最最平庸的人。你会失望吗?
龙应台:
那天晚上,我们聊天时,喝了很多葡萄酒,我已经忘了我怎么说。但是,我现在可以告诉你, 如果你「平庸」,我是否「失望」。 对我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是否有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在现代的生活架构里,什么样的工作比较可能给你快乐?第一,它给你意义;第二,它给你时间。
你的工作是你觉得有意义的,你的工作不绑架你使你成为工作的俘虏,容许你去充分体验生活,你就比较可能是快乐的。至于金钱和名声,哪里是快乐的核心元素呢?
当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我怕你变成那个画长颈鹿的提摩叔叔,不是因为他没钱没名,而是因为他找不到意义。
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如果我们不是在跟别人比名比利,而只是在为自己找心灵安适之所在,那么连「平庸」这个词都不太有意义了。「平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跟自己比。千山万水走到最后,我们最终的负责对象,还是「自己」二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