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家庭如何理财才是最好的呢?
尽可能把暂时不需要用到的家庭资产做成长期投资,以 3-5 年甚至以上,为一个周期,让资产不断增值。
对于什么样的财富管理工具,才能够满足于财富家庭的不同需求,可以选择最简单的 50:50 股债平衡法,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做升级版股债平衡,或者是采用资产配置课里的配置方案,去同时配置股权类、债权类、实物类资产,实现更完善的配置,进一步降低风险。
债权类资产包括债券基金,可转债基金、可转债等投资品,这些具有长期稳定投资价值的金融工具,不追求高收益,重在长期的稳定。股权类资产重在满足高收益需求,宽基指数基金风险相对较低,能给我们带来市场平均的回报。行业指数基金、策略基金等,风险比宽基高一点,与之对应的,可以有机会获得更高的回报。对于实物资产中的房地产和黄金,可以帮助我们在一些情况下,抵御通货膨胀带来的货币贬值,例如这次疫情导致的美联储大放水,引起金价上涨,就有这个原因。
对于一般投资者来说,在全球成功的投资模式中,已经被验证能够长期战胜市场的有两种。
一是以巴菲特为代表的价值投资。用便宜的价格买入优质的资产,并长期持有。但这种投资方法,需要投资者有一定的研究能力,以及有一定的耐心。
二是以桥水基金和耶鲁捐赠基金为代表的资产配置投资体系。将资金分散到各类资产中,东边不亮西边亮,减少了资产的波动,同时收益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能受影响。股债平衡就是资产配置的一种。
如何确定各种投资品的比例呢?
首先呢,世界上没有一种放之四海皆准的资产组合方式或者说比例。
原因很简单,投资是个性的事情,和每个人的资金、投资能力、心态、经验都密切联系的。
要提醒的是:必须把投资组合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绝对不能把组合中的每项投资分割来看,在建立投资组合的时候,一定不要像去自助餐厅一样,东挑一盘,西舀一勺,觉得哪好吃就拣哪个。投资组合一定要像做满汉全席一样,第一道上什么,第二道上什么,最后的又是什么,要讲究条理性。组合里面的每项投资都有它的角色和分工,都有其存在的意义,这样的投资组合才是比较完善的。
在看待组合的时候,咱们最要关心的是组合的总体收益和总体风险是不是适合自己,是不是在能承受的最大风险范围内给了咱们最大的回报。
一定要注意咱们关心的是投资组合的总体,而不是个体内容。这往往是新手容易犯的错误。
资产配置投资是一场长跑,也是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随着我们知识的更新,市场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好的投资品供我们选择。
我们常说,投资,是一个人认知的变现。
我们很难预料,未来做投资决策时,哪一份认知,能给你提供帮助。不仅投资是有复利效应的,学习与认知,也都是有复利效应的,很多内容都可以触类旁通。我们能做到的就是,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思想体系,慢慢积累,说不定,哪天就用到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