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这样教语文》读书笔记43|《邹忌讽齐王纳谏》

《这样教语文》读书笔记43|《邹忌讽齐王纳谏》

作者: 青箬笠0 | 来源:发表于2023-02-25 22:10 被阅读0次

    “课文品读”部分,余老师着重分析了《邹忌讽齐王纳谏》的繁简虚实。第一段繁中有简,实中有虚(徐公的美丽虚写)。第二段简中有繁。第三段简繁并用,实中出虚(纳谏效果虚写)。

    这篇课文,余老师设计了三个活动:熟读、精巧练、深思。

  余老师布置了读课文、读注释,讲课文故事的预习作业。

    铺垫:

    用最简洁的语言解释课文标题意思。

  请同学说说“战国策”“策”字的意思。

    课中人物简介。

    一、熟读

      朗读课文,注意读音,出示重点字词。   

    读课文,读注释。

    像讲故事一样读课文,读出故事味。

    朗读第一段,体味人物语气,读好人物语言。

    自由朗读。

    小议《邹忌讽齐王纳谏》是一篇什么样的课文?

  二、巧练

    1.比较式辨析,解决词语教学难点。

    老师示范一例。学生发现交流。

    (自己发现一词多义)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翻译若干短语,加强落实理解。

    2.练整体概述能力,通过这种练习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老师讲述齐威王“一鸣惊人”的成语故事。

    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编自讲“门庭若市”的成语故事。

  各人先“自言自语”,绕后全班交流。老师穿插评点,评点语要紧扣课文内容,强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深思

    教师讲述本课中“有趣有味的‘三’”,将学习视点再次引入课文。请学生进入话题讨论:你认为课文中有哪几个关键字引动着故事情节发展和表现着人物特点?

    教师小结:我们要注意品析课文中两个关键字眼“思”“善”。

    小思:

    老师细读文本,需要从方方面面深度解读文本。这些内容可以与这次课堂学习没有关系,或关系不大,但一定要深入挖掘文本资源。也许老师和学生这次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不会涉及到本课的繁简虚实,但老师自己读文本时,还是需要对这点细细品味。退一步说,即使课堂学习时可能不会涉及这点,写作实践时也许会涉及到呢?与其它文章多篇整合时需要呢?所以,讲课前深入解读文本,功夫还是要做到家的。

    “深思”环节,余老师设置的话题是“哪几个关键字眼引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表现着人物的特点?”这样的话题,能不能在学习小说时设置呢?如《狼》能不能设置这样的话题呢?这样的话题可以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故事情节吧?

   

相关文章

  • 第1325期【教学设计】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文/高平三中 张永刚 【设计说明】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

  • 《故事思维》解决问题的关键技能

    中学语文课本中的一篇古文《邹忌讽齐王纳谏》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邹忌与徐公比美,邹忌告诉齐王,“我知道我自己没有城北...

  •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讽齐王纳谏 背后国文 公元前357年,齐桓公田午去世,他的儿子田因齐继位,是为齐威王。这个齐桓公可谓是狠角色,...

  •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讽齐王纳谏》刘向 撰 (两汉)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

  •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

  •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一》,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 ...

  • 邹忌讽齐王纳谏

    教案优化 活动设计: (一)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故事。老师讲“一鸣惊人”的故事。 2.请同学们也试着...

  • 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个人可以获得的赞誉多不一定是因为他高于他人,但如果一个人受到的诋毁多,那一定是因为他的行为妨碍了别人。 这世界没...

  •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个臣子名叫邹忌长得高大威猛,帅气逼人。 有一天早晨,邹忌穿戴整齐看着镜中自己甚是满意。他对妻子说...

  •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是战国时齐国的重臣,齐威王时,任上大夫。他身材伟岸,外表形象光鲜亮丽,是齐国有名的美男子。而城北有一个徐公也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这样教语文》读书笔记43|《邹忌讽齐王纳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frq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