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朔,至绵州。仆夫长寿曰:“三月到京,八月由京到这里,走一个大圈转。”予曰:“这是小圈转。”寿曰:“何为大底?”曰:“不动一念,不移一步,圈天圈地,圈古圈今。”寿吐舌。
是月十五,夜梦出一巨室,举足而墙壁、门栏、街坊、城郭、山川、林木俱弗能碍。予知是妄,因坐,寂然不动,呼吸间便觉在枕。乃信“游魄➊为变”只是这境界。
➊朱熹:《周易本义》,廖名春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226页,“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由此可知,“魄”字疑为“魂”字。
神不染尘,方是真消息。不然,神一有染,真性随神飘漾,都是恶障。性定,则神不染尘。
洗心藏密,只是把神洗净,纤毫不染。
蜡虫细若微尘,一副全神全理,浑是造化。放在树上,降地受阴,然后升上作胞、作花,各不紊乱。其初几微,渐渐如粟,如豆如鸡头米,悬有甘露,以斯涵养,化作万亿。
李子一日与予讲毕,叹曰:“愧庵先生见理之真,其自信也如赵充国上金城方略,辄曰:‘无逾老将!’某不是夸妄。”曰:“弗敢。但甲仁二十年来独证者,无人质正,今据实敷陈于先生尔。”
李子一日叹曰:“不肖某只说某直率,谁知愧庵先生更比某直率。”
谓悟性曰:“境是举心绝不得底,越要绝他,越生得多。”性曰:“如写字,才举心要绝笔境,心中便有无数之笔;举心要绝墨境,心中便有无数之墨。推之,物物皆然。一念横生,心中塞满。”
只不起念,便不用工夫。这不用工夫,正是莫大底工夫。若起念,就要除,除就病上生病。上根人只在此处占先手,下根人便在此放倒。然不是死木槁灰,又不是硬硬的不起,又不沦于空无。杨慈湖也有“不起念”之说,后人不实实向性地上参验,便诬为禅,岂不是说梦!
一过之后就无事,性体如是。尧舜“性之”,是这样。所以舜在井中,出来就床琴,看见象说那般话,就曰:“惟兹臣庶,女其予于治。”文王蒙难而演《易》,夫子被围而歌《诗》,都是一样。
一过之后就无事,生平惟见丽虚刘子为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