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愧庵遗集-北游日录-寄门人马方升(二二)论性

愧庵遗集-北游日录-寄门人马方升(二二)论性

作者: 震词 | 来源:发表于2024-01-19 20:03 被阅读0次

十一月朔,至绵州。仆夫长寿曰:“三月到京,八月由京到这里,走一个大圈转。”予曰:“这是小圈转。”寿曰:“何为大底?”曰:“不动一念,不移一步,圈天圈地,圈古圈今。”寿吐舌。

是月十五,夜梦出一巨室,举足而墙壁、门栏、街坊、城郭、山川、林木俱弗能碍。予知是妄,因坐,寂然不动,呼吸间便觉在枕。乃信“游魄➊为变”只是这境界。

➊朱熹:《周易本义》,廖名春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226页,“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由此可知,“魄”字疑为“魂”字。

神不染尘,方是真消息。不然,神一有染,真性随神飘漾,都是恶障。性定,则神不染尘。

洗心藏密,只是把神洗净,纤毫不染。

蜡虫细若微尘,一副全神全理,浑是造化。放在树上,降地受阴,然后升上作胞、作花,各不紊乱。其初几微,渐渐如粟,如豆如鸡头米,悬有甘露,以斯涵养,化作万亿。

李子一日与予讲毕,叹曰:“愧庵先生见理之真,其自信也如赵充国上金城方略,辄曰:‘无逾老将!’某不是夸妄。”曰:“弗敢。但甲仁二十年来独证者,无人质正,今据实敷陈于先生尔。”

李子一日叹曰:“不肖某只说某直率,谁知愧庵先生更比某直率。”

谓悟性曰:“境是举心绝不得底,越要绝他,越生得多。”性曰:“如写字,才举心要绝笔境,心中便有无数之笔;举心要绝墨境,心中便有无数之墨。推之,物物皆然。一念横生,心中塞满。

只不起念,便不用工夫。这不用工夫,正是莫大底工夫。若起念,就要除,除就病上生病。上根人只在此处占先手,下根人便在此放倒。然不是死木槁灰,又不是硬硬的不起,又不沦于空无。杨慈湖也有“不起念”之说,后人不实实向性地上参验,便诬为禅,岂不是说梦!

一过之后就无事,性体如是。尧舜“性之”,是这样。所以舜在井中,出来就床琴,看见象说那般话,就曰:“惟兹臣庶,女其予于治。”文王蒙难而演《易》,夫子被围而歌《诗》,都是一样。

一过之后就无事,生平惟见丽虚刘子为然。

相关文章

  • 送父亲

    生来借他半身血 故此有他半张面 赐名燕子性定游 应是秋去春北归 怎奈北燕无北心 愧不常伴但常念 ...

  • 杨愧庵

    杨愧庵(1640—1719)名甲仁,字乃所,“愧庵”为其号,四川射洪人,康熙三十三年岁贡。 杨愧庵一生隐而不仕,专...

  • 若辰读国学经典 10|100

    【书目】《传习录》卷上·门人陆澄录 【原文】 一日论为学工夫。 先生曰:“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 初学时心猿意马,拴...

  • 黍离之悲

    顾炎武先生作《复庵记》,记其游华山居复庵事。 复庵者,明末中涓范养民居所。顾先生因庵记人,所知,所录;因庵观景,所...

  • 鼓浪之波再次响彻鹭岛

    鼓浪屿申遗成功了!九年申遗之路,一朝荣光满怀。无数厦门人翘首以盼,这张“最美明信片”,凝结着多少代人的心血,华丽升...

  • 碧痕绝句♥抚仙湖棹歌三十首二十

    升庵诗曲渡云乡,几许青山对夕阳。 怀寄仙湖春未暮,何劳屈膝伏朝纲。

  • 杨升庵集句诗

    野花闲草满地愁,龙争虎斗几春秋? 抬头吴越齐秦楚,转眼梁唐晋汉周, 举世皆是忙里老,几人肯向死前休?

  • 升庵

    明朝高考状元郎 老来云南守边防 雪月风花堆锦绣 将相帝王煮羹汤 二十一史止乾元 盛衰浮沉几云烟 彤云千载润初心 浊...

  • 杨升庵在云南岁月

    杨升庵在云南岁月 2018-08-29 11:14 杨升庵在云南岁月 文 / 潘丽萍 杨升庵在云南岁月 ...

  • 2018年7月7日微型作品

    刘禹锡的《秋词》、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谭嗣同的《潼关》、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愧庵遗集-北游日录-寄门人马方升(二二)论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fsj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