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撒哈拉的故事

撒哈拉的故事

作者: 漠北雄鹰 | 来源:发表于2019-03-03 23:29 被阅读11次

    《撒哈拉的故事》是三毛作品中最膾炙人口的﹐

     本书由12篇精采動人的散文結合而成﹐

    “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便是出自三毛的沙漠系列。

    “我每想你一次,天上便落下一粒沙,从此便有了撒哈拉。”

    很早以前读到这个句子时,便被包含其中的深情深深震撼。该是怎样的女子才写得出这样绝美独特的句子?直到翻开了这本《撒哈拉的故事》答案才渐渐清晰起来。

    这个浪漫、真性情、勇敢潇洒的人,仅凭一张照片感应到的前世的乡愁,便决定搬去沙漠定居。在撒哈拉这片世界上最广阔的大漠中,在与世隔绝的世界的尽头,在这原始得一如天地洪荒的地方,三毛用力地生活,努力去克服精神和物质上的双重困难。

    以前听说她的种种故事,尤其是听说她用丝袜自缢,直觉她是个倔强孤僻、不被人理解、内心忧郁的人。但我看这本书的时候,却感到她从字里行间传达出的正能量,她对荷西说的那些稀奇古怪的话,让人感到她独特的富有诗意的魅力。

    她把那间简陋不堪的小屋布置得像沙漠中的一片世外桃源,吸引了外国记者来参观,甚至有设计师说要以此作为在沙漠中造房的参考。她就这样用她那颗艺术的心,给荒凉的大漠添上了一抹明丽的色彩。

    书中记叙最多的,是她那些撒哈拉威邻居、朋友以及碰到的各种陌生人。那些人让她又爱又恨,让她心生怜悯,让她想起自己的亲人,让她悲恸不已却又无力解救。

    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几乎百分之九十的人甚至不知道自己几岁。传统的封建的宗教习俗在他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他们“拒绝”文明,固守着自己头顶那片写满“宗教”的天空,容不得一点“异端”。那是个比新旧交替时期的中国社会更惨不忍睹的地方,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是生性正直爱憎分明的三毛,才不去管那些,她只知道人人平等这个道理。她和所有谈得来的人交朋友,这其中包括地主、奴隶、军人、警察、普通的撒哈拉威人、妓女和小偷等等。她甚至觉得自己并不比那些关在监狱里的人高尚多少。

    撒哈拉教会了三毛坚强和乐观。她看到如桌大一片小水池旁尚有黄色小花,“心中受到很大的启示,芥草在沙漠中,尚且依水欣欣向荣,而我们为人者,环境的挫折一来,就马上低头,这都是没有了解生命奥秘的人所处的心境”。

    但是撒哈拉也让三毛无奈和痛心,她亲眼目睹了自己的好友沙伊达——一个像钻石般绝世而善良的姑娘——的悲惨死状。这个并无过错的人,就因为与撒哈拉威的传统观念不容,落魄地倒在了像熔化的铁片一样滚烫的大漠烈日下,再也没有站起来。只有骆驼嘶叫的悲鸣充满整个天空,“像雷鸣似的罩下来”。

    于是三毛发出这样的感慨:“乱世,才会有这种没有天理的事情啊。”

    于是三毛只能用一篇文字来记录这场发生在无情天地的惨剧以示抗议。

    还有明知道自己被骗依然义无反顾奔向自己的“妻子”的可怜人沙仑,以及因为种族歧视而世代作奴隶的聪明的哑奴,这些鲜活的生命都在三毛的脑海里久久挥之不去。

    他们就是单调沙漠中,一朵娇艳明媚的花,灿烂地依水而活,哪怕只有一瞬间,也带给人美的体验。

    在撒哈拉那个一切都无比落后古老,仿佛被造物主遗忘的地方,无论其物质上怎样贫乏,那里的人们还是有一颗追寻美好的内心,还是有作为一个人最纯粹的情感和本能——爱。

    这个与生俱来的能力,让凄凉大漠里的人们在拥抱家人之时,也像尝到了欢乐的泉源,那么再苦也是温暖的,因为一个幸福的家就是最宝贵的财富。

           也许生活本身就是一片广袤的沙漠,需得我们自己用心装点自己的小世界,营造一片世外桃源,这样我们也便是一朵美丽的沙漠之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撒哈拉的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fuv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