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思考的艺术》读书笔记

《思考的艺术》读书笔记

作者: Real_man | 来源:发表于2020-08-14 08:16 被阅读0次

    上次集团CTO鲁肃分享到,当前时代最核心的能力之一就是批判性思考能力,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要能分辨真假,能通过思考抓住事物的本质,有你独特的价值和想法。那么学会如何思考,对自己而言目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思考是一门艺术,有其自己的目的,标准,原则,规则、策略和预防措施,这门艺术非常值得学习, 因为我们所做的每一件重要的事情都深受思维习惯的影响。

    了解思考

    概述

    什么是思考?

    思考不是漫无目的的空想,思考是有目的的心理活动,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以控制,控制是关键词,坐在车上不等于在开车,只有手握方向盘并控制汽车的行驶,才是真正的在开车。 同样,只有受我们控制的思维活动才是思考

    思考不一定总是有意识的,潜意识也能参与有目的性的心理活动。顿悟即是如此。

    思考是有助于明确阐述或解决问题,做出决定或者满足求知欲的过程,思考是对答案的探索,对意义的寻求

    思维活动有两个不同的阶段:产生阶段和判断阶段。在解决问题时,这两个阶段互为补充。

    • 产生阶段:与创造性思考关系紧密,头脑产生各种概念,各种处理方法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和回应,优秀的思考者可以产生更多,更好的想法。他们会善于利用各种创造技巧,发现更多的想法。 多个角度审视问题,乐于尝试不同寻常的想法。

      • 拙劣的思考者倾向于从有限的几个角度,常常是一个狭隘的角度看待问题,接受头脑的第一个方法,立刻判断每个想法,只有几个想法便会满足,另外在思考中过于谨小慎微,会不自觉的让自己的想法服从常规,惯例以及他人的期望
    • 判断阶段:和批判性思考紧密联系,头脑会检查各种想法,做出判断,并适当加以改进,检查第一印象,做出重要的区分,基于证据而不是情感得出结论,反复检查逻辑和方案的可行性,找出瑕疵和混乱。

      • 拙劣的思考者,不加批判的过早下判断,忽视证据的必要性,任由情感左右自己的结论,看不到自身的局限和倾向,毫无保留的相信自己的判断力,忽视自己的思考存在瑕疵。

    有效的思考主要是习惯问题,成为优秀的思考者不需要高智商。需要的是有提高思考能力的渴望和学以致用的意愿。

    基础

    造房子之前需要确定下面的地基是否稳固,这种态度也适用于思考能力。

    什么是真相?

    真相必须独立于个人的观点而且不受影响,如果每个人都可以制造真相,那么没有谁的想法比别人更好,全部都是如此,搞研究还有什么意义。

    真相就是事物的本来面目,有别于人们对事物的愿望,信念或断言。真相是最终会被所有研究者认同的观点。

    事物的真相在被发现前后并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我们的认知。

    要想不再对真相产生困惑,一个简单办法就是把真相这个词留给问题的最终答案,养成用“目前的理解”等词取而代之,这样当新的证据出现让你的观点变得可疑时,你会更愿意修正自己的观点。

    什么是知识?

    “认为自己知道”和“知道”不是一回事,我们任务自己知道,确信自己知道,宣布自己知道,但其实根本不知道,我们的想法如果和现实,不符,那就不等于知识。

    知道的途径:主要有三种途径,亲身经历,观察,他人的叙述,但是都存在问题

    • 亲身经历:有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比如中国的国庆节在1949年才出现,再更早的时候则完全没有这个概念。
    • 观察:人们通常会带着有色眼镜来观察世界。在还未观察之前,就已经有了想想和预判,先入的主见
    • 他人的叙述:叙述者也是人,也会犯错,可能很大一部分是不完整的。 参考《罗生门》

    记忆本身也容易受到事件的影响,甚至被操控。 记忆是一个整合的过程,不是一个录制的过程。

    拓宽视野

    我们常常如同盲人摸象,投过自己的视野看世界,视野很窄,于是思考也跟着受限。 视野变窄首先会影响我们正确看待自己的潜力,大多数人从未彻底了解自己,只看到现在是什么样的人;从未意识到更重要的部分,我们有能力成为什么样的人。也未意识到,现在的自己有多大成分只是偶然结果。 别人如何看待我们,极大的影响我们的发展和成就,而这些就是在让我们看不清自己。成功者有一个显著的特征是拒绝用别人的评价来定义自己。并不是要忽略别人合理的建议或批评,也不是单凭信念就能胜任某个工作,而是说不该妄自菲薄。

    成为有个性的人,避免随波逐流,关键要诚实,客观的看待自己。这需要勇气,因为往往要求我们抛弃一厢情愿的想法,摧毁我们视若珍宝的自我幻想。可以试想下,我们当前缺乏个性的问题有多严重?

    • 婴儿期,在学习,能够解读印象时,不断的模仿兄弟姐妹和父母,以及思考
    • 上学后,接受老师的信息和新年,模仿他们的习惯和态度,从同伴和同学身上学习,想要被接纳,很多言行就不是出于恰当或者成熟的考虑,而是让别人接纳的想法。
    • 习惯,价值观的形成被流行文化不断影响

    社会学家把接触社会(家庭,邻里,教会,学校等等)的过程称为文化适应。这是一个不知不觉的过程,所以我们会产生错觉,以为我们的价值观,观点和态度是独立于他人和环境而形成的。 如果说我们的思想来自他人?我们会接受吗?

    想要成为有个性的人:

    • 承认环境对自己思想产生过影响。在意识到之后,想想自己周围人(父母,亲戚,老师,名人)的信念和行为,弄清楚别人的信念和行为如何影响了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 整理和评价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包括自己最看重的那些。 列出自己的观点,对各种事物的看法,与别人的观点比较,基于合理性而不是好恶去检验它们。
    • 当确定了新的合理的观点之后,接受它们,推翻原有的观点。

    妨碍思考的习惯:

    • 我的更好:如果是朋友提出改变,我们称他为改革者,如果是敌人提出改变,我们称他为捣乱者和狂热分子。我的更好会妨碍思考,破坏客观性,促使我们偏爱粉饰错误,拒绝接受现实。学会克制这个习惯
    • 挽回面子:是一种事后补救,担心之前的言论会有损我们的形象,不敢承认错误。“不是我的错,是XXX”,它还有更危险的影响是,我们维护自己的观点,而不是找出事情的真相。有错不认等于错上加错
    • 抗拒改变:拒绝接受新的观点和行为方式的倾向,抗拒改变的同时,也抗拒了发现,发明创造和进步。 对改变保持开放态度,但并不意味着不加批判的接受每一个新的想法。
    • 从众: 有时候从众是好的,有时候则导致我们的思考能力不断退化,做事不是基于自己的判断,而是为了迎合别人。 正确的方法是,独立思考,而不要管多少人赞同或者拒绝你的观点。
    • 刻板印象:可以理解为以偏概全, 先入为主,在未探究之前已经有了评判。最普遍的刻板印象涉及人种,宗教和民族。
    • 自我欺骗: 要有能力对自己诚实

    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即“元认知”,警惕自己对问题和争议的第一印象,尤其是那些鼓动自己不考察证据就马上表面立场的强烈印象。当你产生这样的感觉时,要控制他们,而不是向他们屈服,迫使自己保持客观。

    批判性的阅读、倾听、观看

    不要完全相信你读到,听到或者看到的东西。与被动接受相反,批判性评价是对所读,所听,所见主动的进行校验,判断标准不是作者的观点与你的观点多相近,而是作者的观点是否准确合理。对讯息进行批判性评价的人不容易被欺骗或操纵。

    阅读即推理,这是一个重要的观点,本身就说明了有效阅读的本质,改进阅读也依赖于此。

    如果阅读得当,你就不仅是在接受,不是机械地将纸上看到的东西传送到大脑里。在看到纸上的东西之后,你的大脑就开始工作——核对、评价、解读、质疑、理解、比较。如果这个过程进行得顺利,你的阅读便是有效的;如果不顺利,那么你的阅读就是无效的

    做出重要的区分:批判性评价的一个基本要求是做出区分

    • 区分人和观点:如果不能克服看人来决定是否接受其观点的倾向,那么对所读,所听的分析就一定会有扭曲。意识到自己对说话人的反应,并想办法抵消他们。如果讨厌一个人,那就更要认真的听;如果喜欢一个人,那就要更有批判性的听。 对观点要有批判性,对观点的评判多严厉都可以,但评判必须针对论点本身。
    • 区分个人好恶和判断: 个人偏好无需辩护,但在判断的问题上,有义务指出证据。
    • 区分事实和解读: 事实是确定已知的东西,客观上可以证实或证明。解读是对含义或意义的解释。
    • 区分直白表述与反语:理解作者真正想表达的意思
    • 区分观点的正确性与观点表述的质量: 观点的表述方式可以影响受众的反应。区分形式和内容。
    • 区分语言和现实: 语言不等于现实,词语可能有很多的含义。

    批判性阅读

    略读,反思,阅读,评价和表述你的判断。

    • 略读:对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有个总体的认识,作者讨论的议题是什么?作者对该议题的立场是什么?这本书或文章有哪些主要部分?作者给出了多少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具体是什么类型的证据?
    • 反思你的观点:对这个议题,我的那些观点可能导致偏见或者敌视,阻碍我公正的看待作者的观点。抛开自己过去的结论,公正的阅读当前的作品。 之前提到我们的观点可能是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觉察自己的偏见。
    • 阅读作品:如果略读得当,这一步相对容易,知道作者说什么之后,还需要了解作者的论述顺序以及论证种类和数量。加深和改善自己的理解。最好有只笔,在读的时候记录下疑问和想法。
      • 如果已经完成了有效的总结,现在应该有一份原作的简版,忠实原作,但分析起来容易多了。
    • 评价:仔细阅读总结,抓住作者的主要论点以及为每个论点提供的证据。并回答如下问题
      • 作者是否使用了含糊或者有歧义的词语? 如果有,要明确作者到底什么意思
      • 作者是否使用了煽情的语言取代了证据?
      • 作者的证据是否和议题不相关?
      • 作者是否漏掉了什么重要的证据?
      • 作者引用的实例是否足够典型,全面?
      • 如果作者引用了科学研究,该研究是否被重复过? 而不是巧合
      • 如果引用了调查,这个调查是哪个组织设计的?样本多大,是否随机?
      • 作者引用的信息来源是否有效?作者援引的专家权威是否可信?
      • 持反对立场的人会对作品发出那些批评或者反驳?
      • 当前作者的结论是否合理,是否还有更合理的结论?
    • 表达判断:在读一篇文章或者书时,读者常犯的一个错误是以为必须要完全同意或者反对作者的观点,通常情况下,是同意某些观点,反对另一些,还有一些存疑。
      • 同意的部分,确切的解释你的立场并谨慎的给出依据
      • 对于无法确定的部分,不要着急下结论,先试着如果-那么形式

    批判性倾听

    和批判性阅读没太大区别,两者都要评价词语表述的讯息,都要做出慎重的区分,然而倾听中没办法提前了解讯息,换句话说,没有略读。话一说出口就过去了,没办法重听漏掉的内容;另外倾听更容易情绪化,受到声音,情绪的影响。

    批判性倾听有4个步骤:

    • 抛开成见
    • 专注于讯息,尽可能的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听对方在说什么。 忍住打断对方以及不同意的重叠,专注于对方的讲话,理解对方说的内容是什么。
      • 要注意听到一个不同意的观点时,可能有多重的诱惑促使你终止倾听,要顶住诱惑
    • 找出关键的断言和支持信息:讲话者持什么观点?为什么持这些观点?回答相关问题
    • 评价讯息,表述你的判断:这里没办法对讲话者的讯息做书面总结,只能依赖于你对要点的记录

    批判性观看

    • 看图表:基于数据而不是表现形式
    • 看广告:问自己,广告意图激发自己的那些情感?为此使用了那些词句,画面和声音?有我羡慕或同情的人吗?
    • 看戏剧:人物之间的关系,剧情是什么?怎么样展开?背景是什么?主题是什么?那些冲突对剧情至关重要?

    创造性思考

    创造的过程

    人的思维有两个阶段,产生想法,判断想法,两个阶段紧密联系。尽管每个人都会,但质量因人而异。

    面对同样的问题,一个人可能只会产生一个普通甚至肤浅的想法,并且不加批判的认可它,而另外一个人则可能产生各种想法,其中有些新颖而深刻,而且还会批判的眼光审视他们,改善其中好的那些,使之变得更好。 这个章节集中在如何努力使得自己能产生更多的想法上。

    蠢人愚昧无知,单凭想象行事;书呆子则缺乏想象,死扣知识,有创造性意味着把知识和想象力结合起来。创造力不取决于特殊的才能,而是取决于普通才能的利用,这些才能人人具备,但是大多数人未学会利用。

    创造型人才的特征:

    • 充满活力 不允许头脑变的被动,轻信,不加质疑,努力保持强烈的求知欲 重燃好奇心。
    • 敢于冒险 对有创造力的人来说,思考是一种冒险,相对来说他们没有成见和偏见,所以不易被流行看法左右,不会眼光狭隘,也不会盲从。 不那么爱面子,愿意面对不愉快的经历,愿意发动求知欲来学习
    • 足智多谋 能有效的行动并吧解决方法概念化,即使别人已束手无策或资源少的可怜。
    • 勤奋努力 对人来说,所有问题都会表现为失败的威胁,只有不愿意被失败的可能性胁迫,下决心不管付出多大努力都要成功。
    • 独立自主 不非要得到别人的喜欢或认可,更自信,有自己的想法

    要用创造力来解决问题和争议,即拿出聪明才智,找到令人满意的解决办法:

    • 采取新颖的思路
    • 设计或修改程序或制度
    • 发明新产品或新服务 各类创新公司
    • 为现有事物找到新用途
    • 改进现有事物
    • 创造或重新定义概念

    创造过程的阶段,创造力不仅意味着具有某些品质,还意味着行为有创造性,能发挥想象力和独创性来解决我们遇到的挑战,这里把创造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 寻找挑战 通常挑战不需要寻找,会以明显的问题来找你。然而并非所有的挑战都这么明显,有些挑战不会在你内心留下强烈的情绪,必须主动发现。
    • 表述问题或争议:找到问题或争议的最佳表述方式,以便催生最有帮助的想法。 恰当的表述一个问题,就等于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问题
    • 调查问题或争议 获得有效解决问题或争议所需的信息,有些情况要从经验和观察来解决当前问题,有时候则需要进行新的实践,咨询学识渊博的人。
    • 产生想法 这个阶段要产生足够多的想法,以便要采取什么行动或者接受什么信念。有两个障碍:
      • 容易把想法局限于寻常,熟悉的,而不熟悉的被排除在外。要防止这种倾向
      • 容易过早的停止产生想法,持续产生想法的时间越长,产生有价值的想法的概率就越大。

    当有足够多的想法时候,就要决定哪个想法是最好的,最好的有时候是一个想法,有时候是多个想法的组合。

    寻找挑战

    很多时候,所谓好运只不过就是觉察了摆在眼前的机会。 好奇心的重要性。

    好奇心的丧失:从小到大 父母老师的压制,媒体的宣传,观众的被动心态

    流行杂志激发的是病态的好奇心,关心的是名人的私生活,而不是生活中的挑战。出版商往往更关注娱乐性而不是思想性和启发性,更热衷于推销饮食和塑身图书而不是文学经典。甚至所谓的自我修养类的图书,本该强调发展重要的心智素质,实际上往往也只是提供一些可有可无的建议或者出馊主意,教读者怎么穿衣打扮、怎么勾心斗角或者怎么给别人添乱。
    因此,对好奇心的压制始于童年,然后一直持续,结果就是大多数人丧失了求知的习惯,不再对周围的世界提出有意义的问题。

    重获好奇心: 没兴趣或者把一切都当成理所当然的倾向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养成的。可以试着每天给自己留点时间来把看到的东西疑问记录下来,留出的时间里不用做其它的事情,只需记录就行了。

    • 善于观察 如果仔细去提一些问题的话,大多数人会惊讶的发现竟然对自己熟悉的人,熟悉的场所都知之甚少。
      • 对人的观察可以无限扩展,不仅观察别人,也要观察自己。也许可以每天给自己留出一些要观察的清单,试着去观察之前从未留意的东西。
    • 寻找事物的不完美之处 寻找不完美不是抱怨,而是找到可以改进的地方
    • 留意自己和他人的不满 每天都会有失望和挫折,是无法避免的,但是不要沉溺与自己的不满或者他人的哀怨,停下来提醒自己,积极的看,所有的不满都是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信号。 不要把不满当成麻烦,试着当做挑战
    • 查找原因 弄清楚事物存在的原因上,如何成了现在的样子,如何运转。
    • 对可能的后果敏感 在一开始,人们很少能充分意识到一个发现,发明或者新见解能产生多大影响,优秀的思考者通常先于一般人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对结果很敏感
    • 察觉到争论中的机会 错误的看法相当普遍,即便是已经彻底解决的争议也是一样,很有可能争论的双方都没有掌握全部真相,只是掌握了真相的一部分。这些问题都蕴含着挑战和机会

    表述争议或问题 **

    要用尽可能多的方式表述问题或争议,养成这样的习惯,就能避免观点的狭隘。

    问题与争议的区别:

    • 问题是我们无法接受的情形,解决问题意味着确定什么措施能有效的改变这种情形
    • 争议指让聪明,知情的人产生一定分歧的事情,解决争议意味着确定那种信念或者观点更合理

    表述问题:怎么样才能..... ?花时间去找出并思考所有的提问方式,那么我们就能更好的做出决定并且提出有创意的解决方案,因为每种提问方式都会打开一个不同的思路。

    表述争议:是否... ? 是否应该...? 使用这种方式不是意味着简单的询问事实,而是探寻争议的核心因素。 要想确定这些因素,只需留意各方在辩论中使用的主要论点,并把他们变成提问。

    查询信息的提问:5W,何时,何地,何人,做什么。

    分析性的提问:为什么?怎么?

    当问题变成争议,当表述问题时,原先不存在的地方也可能产生争议,表述问题的方式或者表述解决方案的时候可能引发强烈的反对。

    问题与争议表述的指导原则:

    • 找出挑战,意识到困扰时,或对某人某物等感到不满,就需要马上对情况进行分析,把情绪提升到意识层面上来。 是什么感受?感受的源头是什么?然后确定是问题还是争议
    • 表述问题或争议: 写在纸上,不是只在心里想。 同时动脑和动手,把想法具体化,可以帮自己想的更清楚;另外写下来有助于激发其它的想法。
    • 改善表述:在尽可能多的方式表述了问题或争议之后,要改善你的表述,用精确取代模糊,用具体的词语取代笼统的词语。
      • 谨慎表述,可以帮自己突破思维的惰性和惯性。最先跳出来的观点,通常倾向于所熟悉或者习惯的角度,往往有很多问题
      • 谨慎表述,帮助保持思维的灵活性,一旦采纳了某个观点,就难以接受其他不同的观点。 对争议来说,一旦不分析就选择了立场,即使是无意的,也很容易固守这个立场。 迫使自己接受不同的观点,更好的保持灵活性
      • 谨慎表述,帮助打开很多思路。 解决争议时,保持思路的开放格外紧要。

    调查问题或争议

    略... 各种信息来源的途径,其特点与要注意的点。

    产生想法

    产生想法的数量与质量之间存在明确的联系,产生的想法越多,出现一个或者多个好的想法的可能性就越大。思维如同水龙头,需要先流动一会,把杂质排出来后续才会更加清澈。

    激发想象力: 大多人不是没有想象力,而是习惯压抑有悖于常态的想法,这样做严重的危害自身。 没有大胆的想象,就没有伟大的发现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 强迫自己做出不同寻常的回应,首先问问自己大多数人会想到那些回应,把这些全部都写下来,想不到更多的时候,再问自己那些回应其他人可能想不到, 努力寻找不寻常的想法。
    • 使用自由联想 任由其进行发挥,类似头脑风暴,任由想法自由漂泊
    • 使用类比 两个其他方面完全不同的事物之间的一个或者多个相似之处。
    • 寻找不同的组合
    • 把解决方案形象化
    • 构想正反两方的论点
    • 构想相关的情景

    不要对自己的想法轻易下判断,顶住诱惑,不在想法产生阶段就对想法下判断,而是努力产生尽可能多的想法。

    克服三个常见的障碍:

    • 思考障碍:写作障碍让作者无法动笔,思考障碍让我们不能产生想法,如果产生了思考障碍。
      • 回看自己写下的想法,聚精会神的仔细阅读它们,通常某些想法会引出另外一个没有写下来的想法
      • 再次浏览那些激发想象力的策略,强迫自己做出不同寻常的反应...
      • 暂时把问题放在一边,等能用新的视角去看待问题了,再回到问题上
      • 如果其它方法都失败了,返回第二个阶段,考虑问题或者争议的其它表述
    • 茫然困惑:最常见的是忘记了这个问题,试着把问题表述写在一张卡片或者一张纸上,放在旁边
    • 僵化:想法太多但是几乎没有变化,仍然去浏览激发想象力的策略。

    批判性思考

    批判性思维的作用

    批判性思考在解决问题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是因为没有那个解决方案是完美的,另外很多情况下,解决方案无法直接实施需要得到其他人的认可。

    批判性思考在解决争议中也同样重要,一个观点看起来及其合理,然而却存在细微的下次,有的时候只有在想法转换为行动时,这些瑕疵才会暴露出来。

    批判性思考可以降低犯错的可能性。

    批判性思考的焦点不是让我们去批判别人的解决方案,首先要从批判自己开始。 自己也是人,也会犯各种错误,自己的想法要首先被批判。克服自己的本性:“我的更好”,我们很难发现自己想法中的问题,因为我们太熟悉自己的想法了。

    • 每当自己觉得自己想法不错的时候,告诉自己强迫自己批判,挑剔的眼光审查它。
    • 利用自己的自尊心,想想你的想法被很讨厌的人指出来其中严重的缺陷。

    改进你的解决方案:

    • 你的解决方案究竟将怎样应用?要列出所有的步骤和所有重要的细节。
    • 解决方案的实施可能会碰到哪些困难?怎样才能最有效地克服这些困难?
    • 其他人可以找哪些理由来反对这个方案?你能做出哪些改进来化解他们的反对?
    • 具体而言,你必须说服哪些人相信这个解决方案的价值?什么样的陈述最有可能说服他们?

    改进你对争议的看法:

    • 陈述你的论证。也就是说,选定你认为最合理的看法,并解释你的理由。

    • 检查你的证据的相关性、详尽性和可靠性。

    • 检查你的论证是否存在推理上的瑕疵——例如过于简单化或自相矛盾。

    如果仅仅是想法,上面足以说明,但是如果想要采取行动,还需要回答:

    • 你建议采取什么行动?究竟该怎样采取这个行动?列出所有步骤和重要细节。

    • 采取行动时可能会碰到哪些困难?怎样才能最有效地克服这些困难?

    改进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般有三个步骤:

    • 落实细节 确定你的解决方案究竟将怎样运用,我们容易忽略这个步骤,毕竟我们每天使用的大部分东西,包括概念,流程和系统都是以改进的形式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 在应用的细节落实之前,即使是最有创造性的想法也没什么价值
      • 完成某事:5W 1H 需要那些材料,材料的5W1H 需要那些条件?
      • 制作某物: 怎么样其作用,什么材料制成,谁会花钱买,如何使用,怎么包装,怎么储存....
    • 找出瑕疵和混乱 检查细节,找出瑕疵,可以肯定,解决方案中至少包含一些小瑕疵,能否成功的说服别人认可你的解决方案,取决于是否乐于你所能的改进想法。
      • 查找常见瑕疵:明确性,安全性,便利性,效率性,经济性,简单性,舒适性,耐久性,美观性,兼容性
      • 与竞争的解决方案比较
      • 考虑解决方案会带来哪些改变,即使是微小的变化也不要忽视,确定哪些变化会造成混乱
      • 考虑对人民造成哪些影响
    • 做出改进 做出改进,消除瑕疵
      • 对于概念:概念术语,改变解释方式,改变应用方式
      • 对于新的流程,系统或服务:改变实施方式,具体步骤,改变实施者,改变所需工具或材料...
      • 对于新的产品:改变大小,颜色,形状,质地,成分,改变使用方式,使用者,使用时间,使用场所,改变包装,改变储藏方式

    强迫自己做出不同寻常的回应,使用自由联想和类比,寻找不寻常的组合,把解决方案形象化。

    这本书给了明确的如何思考的步骤,觉得自己不会思考的人,一定要认真多看看这本书。

    评价你对争议的推理

    学习如何找出和克服推理中的错误。这个只适合于争议,因为想解决争议就要找出最合理的看法。

    影响真实性的错误:

    • “不是...就是...”思维 即事情非黑即白,但事情实际上往往不止有两个选择
    • 回避争议 你的解决方案是不是针对当前争议的
    • 以偏概全 合理观点过分扩大化
    • 过度简化 过分简化会扭曲事实
    • 双重标准 因人而异的评判同样的行为或观点。
    • 转移举证责任 要求对方来证明自己的断言是错误的
    • 非理性诉求 诉诸惯例("人人都这么做");诉诸传统,诉诸恐惧,诉诸克制("不要冒犯任何人"),诉诸权威("我们无权质疑专家")

    影响有效性的错误:即前提与结论之前的关系存在问题,无法推理出合逻辑的结论。

    • 隐藏的前提
    • 识别复杂论证

    改进争议的解决方案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思考的艺术》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fwwd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