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3524642/27a65a8558e38f0a.jpg)
文/吉祥花
庚子岁末,新冠疫情突袭河北。我是一名普通的环保人,没有像白衣天使、人民警察,英勇奋斗在抗疫第一线,但我内心谨记一句简单而又神圣的抗疫号令:宅家就是抗疫。是的,没有任何抗疫任务时,宅家,也是对社会尽一份责任,承一份担当,为抗疫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有了充足的时间,对于喜欢阅读写作的人来说,是很惬意的事。因可以大量阅读,大量写文。可是,大把时间在手,我却没有了阅读写作的激情。
我不是生来就对文学感兴趣的。上学时,读不懂大部分的课文,尤其是散文。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朱自清的《春》等之类,学后也是一头雾水,根本无法理解文章的内涵。而我有一个特点,越是不懂的领域越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越想搞明白,不搞明白心里总惦记着,时机成熟便会付诸行动。当然都是在我可行的范围内,对于天文学领域、智能领域这些我够不着的科学知识,我是不会去幻想着实践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24642/5d21b2bc53ae4813.jpg)
学生时期留下的疑惑,在中年又牵动了我的好奇心,我决心要弄明白那些让我迷糊了半辈子的散文。这是在具备了几点要素之后的抉择:1.萌发了学习兴趣。从单位主要岗位退下来,个人可支配时间多了,想找一些兴趣填补闲时,丰富生活,而我又不喜欢运动,颇喜欢静,自认为宅家学习是一个不错的选择。2.有了便利的阅读工具。微信平台提供了最便利的阅读方式,无任何费用的阅读直击我心。3.激发了写作激情。读书多了、久了,自然而然地便会拿起笔来记录生活中的点滴。
在不断地阅读中,原来看不懂的散文看懂了,在不断的写作中,原来不喜欢写的散文喜欢写了,而且成了最爱。钟情的古诗词、对联被搁置起来,一味沉浸在散文的浪漫天地。在许多人的眼里,阅读写作是很辛苦的,可它却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快乐。那一篇篇记录着我生活与感悟的文章,陪伴我走过了三年的丰盈的岁月。
在三年的写作路上,我曾无数次在想:写作一年后是什么样,二年后是什么样,三年后是什么样。而今三年了,回顾一下,发现自己没有写出一篇有内涵的文章,令自己满意的文章,酸涩涌上心头,特别是看到身边文友发布出来的一篇篇高水平的文章,不由发出感叹:自己不是写作的料啊!想罢笔但又如踏上了一条不归路,一次次地强迫症似的往下写。
我敏感地反应到,这是过了写作的冲动期,写作的激情减弱。特别是宅家抗疫的这几天,竟然不想阅读,不想写文,沉浸在浏览快手的段子与网友的乱侃,何谈大量呢!我陷入阅读写作的迷茫中,是罢笔终止还是继续前行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24642/1e2f54e551e3686e.jpg)
县作协会员群,常主席发来一美篇,是刚入群不久的一位老师制作的。前些日子,就听说常主席要为大家介绍一位老师,说是可以做群友的导师,我想应该就是这位老师吧,一定是一位写作水平很高的老师了。已经拜读过了她的一篇文章《想念母亲》,文彩确实很好。这次美篇的题目是《我和写作》,很吸引我,我一口气读完了。文章记录了这位老师半生的写作经历。她在学校因写作获过奖、参加了学校的许多活动,有缘接触校园领导,文字使她度过了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在人生道路上留下了精彩的一页,让我很是羡慕。青葱岁月里,谁不幻想有一个色彩斑斓的梦。我被老师从小就热爱写作,笔耕不辍,到现在也没有放弃的热情感染,想到自己仅仅坚持三年就想半途而废,深感惭愧。
写作路上正要灰心懈怠的时候,邂逅了这位老师的美篇,感受了老师那份热爱文学的美好,在薄凉的社会中有有情的文字陪伴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
我重新梳理自己的写作思路,明确自己的写作目的。在生活中,写作仅是我的一种生活方式,或许坚持写下去最终也不会写出一篇惊世之作,得到社会认可,可是如果我喜欢这种生活方式,是不应该需要外界加以证明的。
思考一番,重新码字,心里少了一些浮躁,多了一些静气。其实生活中的感动无处不在,只要做一个有心人,即使从文章里邂逅了他人的人生,也可以汲取力量,推动自己前行。
汹涌的疫情迷雾笼罩着河北,宅家静候佳音,遨游文学海洋,心若莲花,眼前一片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24642/d51c13c37ec44331.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