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5754095/d1786b0c8d7ac8e4.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5754095/8561cd9569d25903.jpeg)
![](https://img.haomeiwen.com/i15754095/b1a1e147d6632fb7.jpeg)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嘉佑二年(1057 年),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詹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李志敏评价:"苏轼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王士祯更将其与李白、曹植并称为汉魏以来,二千余年间的"三大仙才"。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枯木怪石图》等。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①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②。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注释:
①丙辰: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②子由:苏轼弟,名辙,字子由。③转朱阁:照遍华美的楼阁。④低绮户:低低地照进雕花的门窗里去。绮户,绣户。⑤"不应"两句:月亮该不是对人有恨吧,但又为什么老是趁着人们离别、孤独的时候才团圆呢?⑥婵娟:美丽的月光。
词意:
天上的明月啊,你何时才把清辉洒向人间?我手持酒杯来询问青天。不知道天上宫殿,今夜是哪一年。我想要乘清风归返,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琼楼玉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冷落、风寒。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
转过朱红楼阁,月光低洒在绮窗前,照着床上惆怅无眠的人。明月啊,我可有哪里惹恼了你吗?不然为何总在亲人离别的时候格外的圆?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以来难以周全。但愿离人能长久健康平安,虽远隔千里,却能共同欣赏这美好的月光,共度这怡人的夜晚。
赏析:
本词为熙宁九年把酒赏月而作。当时词人出川宦游,滞留密州,生活上与胞弟阔隔七年,政治上同变法派意见相左。中秋之夜,望月怀人,感慨身世,激荡出如许感喟遐思。词人运用形象描绘的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把自己遗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在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此词虽通篇咏月,却处处关合人事。上阕借明月自喻孤高,下阕用圆月衬托别情。构思奇特,独辟蹊径,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是苏词的代表作之一,在文学史上颇负盛誉。胡仔的《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皆废。"可见其评价之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