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网初40期持续分享32天
当你去问例外,也就是来访者未被问题覆盖的生活经验的时候,来访者会告诉你“没有”。
比如,来访者觉得他一无是处,或者觉得自己很不好、很不快乐,如果你问他“有没有一点点不太一样的记忆或者稍微美好一点的记忆”,有很多来访者就会告诉你,并且很确定地告诉你“没有”。如果我们不去尊重那个“无”的创生的力量,那我们就会停在这个地方,觉得不能再问下去了。
此时,我们就是从阳性、语言的角度入手的,却在这个层面无法深入下去。所以,叙事疗法的训练会让我们比较沉稳地去面对“无”的状态。有时我们要给来访者一些时间和机会,让他停留在那种“无”的状态里。比如,在他说“没有”之后,你先不要回应,也不用客气地去问:“真的没有吗?你再想想,真的没有一点快乐的记忆吗?”就让他在那个“无”的状态里待一会儿就好了。因为无中生有,“无”是可以生“有”的。我们可以通过好多技术(如结构、发童子问、见证等技术)把本来被视为“无”的那种体验创生成“有”的一种状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