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❶
一场突如其来的春雨后,卧室阳台外的树叶显得越发油绿,新发的枝梢挂着零星的小芒果,鸽蛋般大有点萌。站在阳台,吐出的烟雾不假思索地向西飞奔,小楼今晨又东风。
远处传来各种施工的杂音,充斥着繁忙的气息。就在不久前,在政府防疫要求下,即使是大白天,周遭也是寂静的,路上几乎没有行人和车辆。上班族在毕业多年后又享受到了久违的“寒假”。
有位湖北籍的同事到现在还没返岗。家人调侃她说,你休的是产假吧。我问她,有没嗅到自由的味道?她说,没有,不能出门,每天闷在家里,影视剧都已刷烂。其实,还有一点她没说,当绝大多数同事都已复工,这种特殊的假期只会徒增焦虑。虽然能远程办公,但效率低下,只会让人更盼着早日返岗。
嗯,年轻人总是充满干劲。
疫情尚未结束,另一位同事却放弃百万年薪,提出辞职。他说,没有再就业的打算,只是想休息。在不惑之年提前退休,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听闻消息,有的人反应是:哥,跳槽去哪,带上我。有的人则感叹:财务自由就是牛。总之,掩饰不住不满现状和羡慕的情绪。
❷
2017年,胡润百富榜更新了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财务自由的衡量标准。在房地产价格上涨、人民币贬值加速的大环境下,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财务自由的资产门槛高达2.9亿元。
一线城市,两套不大的房、两辆不豪的车、一只不贵的猫、数件家具家电、若干锅碗瓢盆......还有他独身一人,一百五六十斤,按牛肉价折算(牛人就不按猪肉价算了)。我伸出双手双脚反复算了几遍,他离财务自由应该只差2.8亿了。
如果这点钱便提前退休让你有点费解,可以了解一下,有种生活方式叫“FIRE”运动--the 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 movement。运动始于美国,追随者通过降低物欲、过极简生活,攒够一年生活费的25倍,争取在30多岁退休。
以我对他的了解,他对FIRE的认识应该仅限于“火”或“炒鱿鱼”。一个翻《法华经》比翻《金瓶梅》还勤快的人,一个时常思索人生终极意义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在多数人还在汲汲营营、为五斗米折腰的时候,他开始追求精神上的自洽。关键是,前面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为他打下了对他来说足够的物质基础。
年轻人说,我缺的是精神追求吗,我缺的是那两套房、那两辆车。所以,那位年轻的湖北妹子为不能全身心工作而焦虑便不足为奇了。毕竟,对很多人来说,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攒够钱然后不工作。
不质疑有些人能在工作中找到存在的价值、活着的意义,工作得不亦乐乎。从身边的人来看,多数是把工作当成谋生的手段,当作奔向高级趣味的阶梯。
然而,什么是高级趣味,每个人的追求都不一样。
❸
前段时间,与一位好友吃宵夜。他从大型国企工作多年后跳到民营企业做高管,从桃花源里波澜不惊到见识了江湖险恶、体验了被社会毒打。鸭梨山大让他生发了长跑的爱好。每天凌晨5点起来跑步,人生目标就是到全世界跑马拉松。我脑海中浮现漫天的飞机票、酒店住宿单像雪花一样飞舞。
我觉得他很有追求,知道自己要什么非常难得。不管是什么,那就是他的高级趣味。
看到我近年来庸庸碌碌,拿着比深圳平均工资略高的收入安于现状,他严厉地批评了我。他说,以前活跃的瓜哥哪去了,现在不帮缺钱的老板拉皮条了,不帮单身狗找对象了,也不走亲访友收集八卦了,每天朝九晚五(其实偶尔也有996)忙于工作,你这辈子还有什么意义。
他的一番灵魂拷问如晴天霹雳、醍醐灌顶。我如死水一般的内心纹丝不动,拮据的我在大佬面前不敢说话。临走时,看在他年薪百万且在深圳有三套豪宅的份上,我坚决让他买单。
❹
2019年初,美团CEO王兴突发感慨:2019年是过去10年里最差的一年,却是未来10年里最好的一年。
现在看来,仿佛一语成谶。
2020年魔幻的开局让人猝不及防。国家牺牲经济,在两个月内控制住疫情,没想到,海外的疫情数据却突飚猛进。随之而来的是对全球经济预期的悲观,石油、股市、黄金齐跌,失业率攀升。在全球化的当下,谁也难独善其身。
每个人都是历史的一粒微尘,在时代的风浪里不堪一击。
没钱的担心失业降薪,有钱的担心资产贬值。至于能不能看到明天的太阳,应该是都不太不担心的,这个只能认命。
仓廪实而知礼节 衣食足而知荣辱。作为一名血压高、觉悟低的庸俗老百姓,在艰难的环境下,不要跟我谈高级趣味,我还要搬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