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何短期内快速提升思维能力?

如何短期内快速提升思维能力?

作者: 小泡猪猪 | 来源:发表于2021-11-17 22:47 被阅读0次

    在工作中你是否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在电梯上碰见了老板,老板突然问你,最近产品设计得怎样了?此时你会不会不知所措,不知从何说起?

    在做评审、汇报时,总是会被一些“牛人”找到漏洞,然后愣在当场?

    身边总有一些人,做出的设计、规划、分析考虑周全,有些问题他能想到,自己却怎么也想不到?

    看了很多文章,也学了很多课程,业务能力却没有明确的提升?

    如何才能够建立一套产品分析、规划、设计思路的方法?

    那些工作一年胜三年的牛人,他们有哪些成长技巧?

    如果你有很多问题,那么前阿里资深产品经理蔡妍的建议,你一定要听一听。

    她把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放在了一把钥匙上面,掌握了这把钥匙,你就能开启任何问题的大门,找到门背后的答案。

    这把钥匙就是结构思考力。

    01.结构思考力的重要性

    《孙子兵法》中讲到:“道为术之灵,术为道之体。”

    对于产品经理而言,思维是道,技能是术。

    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世界中,如果只掌握了一些技能,却不注重思维上的提升和训练,就好比组装车子,别人教你组装A种车型,你不假思索,认真负责,却不从中去提炼共性和通用的流程,那么换了B车,马上又不会了。

    思维的转变是一个复杂的事情。不仅要有强烈的主观意愿,同时又依赖人的悟性。

    有些人悟性好,很快思维就转变过来了。而有些人要提升思维,恐怕就要花费较多时间。

    短期内,有可能提升思维能力吗?

    事实上,是有可能的。上面提到的结构思考力,某种程度上就是瞬间梳理思路的思维能力。

    是否具备结构思考力,有什么差别吗?

    来举个例子。

    产品经理小A和小B同时接到一个需求,某电商APP每周二定为粉丝日,粉丝日当天用户可以抽奖。

    可抽奖用户为前一周下过单的用户。可抽奖次数为订单数。中奖概率不确定。

    小A和小B在设计抽奖流程时,出现了一些差异。

    差异一,活动中如何对用户进行引导。

    小A的流程中,抽奖次数用完后,直接提示用户次数已用完,没有下一步行动。用户只能关闭抽奖页面。抽中了不同类型奖品后,领奖方式的提示也比较含糊。

    小B则在抽奖次数用完后,引导用户如何增加抽奖次数。同时在抽中不同奖品后,详细介绍不同的领奖方式。

    差异二,需求阐述的完整性。

    小A非常认真地在需求文档中描述了运营提出的每个点的具体要求,不过就止步于此了。

    而小B则在运营提出的点上进行了分析,明确指出抽奖功能在粉丝专区的定位和作用。

    不仅仅包含了整个抽奖功能的前后端功能结构图,同时还加入了粉丝专区的功能结构图,和用户的整个完成流程图。

    差异三,活动玩法不同。

    小A设计时,用户抽完奖之后不可分享。

    而小B则设计用户不仅可以分享朋友圈,甚至可以一人中奖两人享有。

    有了结构思考力,很多想不到的点会自然而然地出现。

    而我们要锻炼的,也正是这种结构思考力。

    02.结构化技巧的6个步骤

    结构思考力针对一些常见的思路和具体的场景,用一些结构化的技巧可以很好地表达。

    比如我们想做一个产品的产品分析,可以使用到结构化链路中的6个技巧。

    第一步,确定事项。

    很多人吐槽一个产品做的不好,不是说某个地方按钮太大了,颜色太丑了,就是说排版有点乱。这些都是从产品形态来进行吐槽,没有什么逻辑,属于比较业余的吐槽。

    更加专业的吐槽,是从设计思路上面来对整个产品进行梳理,是一种强逻辑的吐槽方式。

    如果没有任何思路,不知道从哪些角度进行分析,怎么办呢?

    一个比较简单粗暴的方法是,收集产品经理app上所有产品分析的文章,逐个去拆解他们的分析思路。

    这个也可以对应到任何写作。写小说,写新媒体文,拆解别人的套路,拿来为己所用,绝对是个聪明的选择。

    第二步,收集思路。

    比如你发现产品人很喜欢用用户体验五要素来对产品进行分析,那么你自己分析的时候也可以直接使用这个思路。

    思维养成的前期,没必要标新立异,多学习前人的分析思路,先模仿,后创新。

    第三步和第四步,思路分类和加工。

    这里提供业务、产品和功能三个层面的思路分类加工模板。

    业务层面上,需要考虑业务背景,产品定位,产品目标,市场分析,SWOT分析,盈利分析。

    产品层面上,考虑产品定位,用户分析,产品目标,功能范围,功能架构,交互布局,视觉体验。

    功能层面上,考虑功能点,功能架构,交互布局,视觉体验。

    不用每个层面都面面俱到。根据不同的听众不同的目标,摘取其中一个或两个层面展开,就已经是比较完整的分析了。

    第五步,场景应用。

    比如下面这个APP。

    从产品层面上来对它进行分析。

    产品定位:专为消费者甄选靠谱服务的综合类服务交易平台。

    用户分析:核心用户是一群动手能力差,请别人代劳又不懂行情任人宰割的年轻一代。主要解决的痛点是消除了信息差、价格不透明的问题。

    产品目标:链接人与服务,通过打造透明链路,倒逼服务行业规范化。

    功能范围:从信息获取、决策、交易和评价,功能点都包含,甚至有超出。

    功能架构:包括3个tab,分类不明确,无法查看某一大类下面的所有服务。

    交互布局:一级导航和二级导航同时在首页展示,很浪费空间,且用户切换一级导航,不容易感知到二级导航变化。二级导航太小,不宜操作。

    视觉体验: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在完成了思路分析之后,就要进行专业思路的总结了。

    03.进行结构化总结的4个技巧

    这种总结也是技巧的,如果学会了相关技巧,那么不管是面临1分钟5分钟的临时谈话,或者是有计划性的汇报或者文稿,都能够临危不惧,从容应对。

    总结的技巧包括: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

    比如上面的产品,最后的总结可以归纳为:

    通过对产品战略层、功能层、体验层的分析,功能覆盖已经比较全面了,在功能架构和交互体验层还有待改善。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为什么功能架构和交互体验需要改善,每个层次的得出的体验、建议和结论是什么。

    最后再来个总结。这就是一个比较完整且清晰的产品分析了。

    思维模板一开始进行套用的时候,会卡壳,会耗时,这个是很正常的,但是只要长期坚持练习,慢慢形成了结构化思维,那么我们就不会惧怕任何一个临时抛过来的问题。

    这需要我们做好觉悟,艰苦修炼。

    没有捷径,只能死磕。

    时间会给我们满意的答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短期内快速提升思维能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gbrt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