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
1 .webpack原生只能识别js和json代码
2 .需要处理不同的文件,就需要使用不同的laoder来转换成有效的模块
3 .后续监听,对于特定的事件执行特定的逻辑
4 .多个loader执行,串行执行,从右往左
5 .webpack开箱支持js,json格式,其他的类型都需要通过配置对应的loader来转换成有效的模块,并且可以添加到依赖图种
解析ES6,JSX
{
test: /\.(j|t)sx?$/,
//匹配这样的文件
use: 'babel-loader',
//使用这个转换器
exclude: /node_modules/
//这个里面的文件不需要处理
},
file-loader
1 .底层原理:当发现图片文件的时候,就帮我们把图片文件资源打包到bundle这个文件夹下面,并且给图片一个名字,然后将这个图片名称作为一个返回值,返回到我们引入模块的变量之中,让页面种的可以访问到这个资源
2 .将某个文件返回到一个目录,并且返回这个文件名的时候,都可以使用这个loader来操作
3 .
css-loader
1 .帮我们分析出所有css文件之间的关系,并合并成一段css
2 .这个css不能切割吗?有的css和js压根不会用到
3 .
style-loader
1 .得到css生成内容之后,把内容挂载到页面的head部分。
postcss-loader
1 .添加自适应浏览器前缀
2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