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伴随着部编版新教材初中语文的全部上线,今年的陕西中考说明中隆重推出了“非连续性文本”这个考查点,它代替了原来的常规说明文。当大多数一线语文老师已经把说明文的答题方法归纳的炉火纯青的时候,遇到这个新的挑战,大家都是一头雾水。
还好省上、市上接连两场中考培训,一定帮大家指明了方向。我因一些事情耽误了没能去成,有幸,今天看到坊子里两位好朋友写得感受。也想好好解读这个新的考点,于是从百度上查了查,是这样写的:“非连续性文本作为文本的一种类型,它既具文本的基本共性,但在语言和结构的组合上又区别于其他文本形式。非连续性文本又称"间断性文本",相较于具有叙事性、文学性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由逻辑、语感不严密的段落层次构成的阅读文本形式。一般包括图表、图解文字、目录、说明书、广告、地图、索引等。由于非连续性文本在结构和语言不具有完整的故事性,它比叙事性文本更能够直观的表达编者传递的基本信息,具有概括性强、醒目、简洁等特点。因此,相对于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能够简洁系统的呈现文本的关键信息,其阅读具有"短、简、快"的特点,能够大大缩减读者的时间,提高阅读的效率。”

其实早在“2011版语文课标”中就新颖地提出,要让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那么,非连续性文本是什么?读它有什么好处?不止语文教师,各科教师都该弄清它并重视它!在弄清楚这个概念前还需要知道“连续性文本”它承载信息的媒体是文字或符号,从左到右成一行,连接每一行就成了一条连续直线。诗歌、散文、小说、剧本、论文、政史地课文,中小学占多数的数、理、化式子都是如此,都属于连续性文本。
。 而“非连续性文本”它是承载信息的媒体不从左到右直线性连续呈现、而多维分布性呈现的文本,它们承载信息的媒体就不止文字或符号了,还有图像甚至音响,而且这些媒体是多维分布的。它的优点:1、信息量大、收获多。比如你要弄清"非连续性文本是什么",网上一搜就出了几十上百条解释,收获多--如果查书,一本书往往只有一种说法,"一孔之见"而已。
2、短平快、节约时间。非连续性文本用表格、图象来综合信息,表述简洁,每天忙得要死的读者们读它能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3、图文声并茂、趣味性高。非连续性文本喜欢运用文字、符号、图象甚至音响等多种媒体,图、文、声并茂,形象直观,读起来趣味性强。
4、便于引用。很多非连续性文本都是电子版,你可以用下载、粘贴的办法引用,比抄书简便多了。
“非连续性文本”对发展学生智也有好处:
1、适应生活、工作。由于优点很多,非连续性文本在日常生活、政治、经济、科研等各方面得到极广泛运用,不学会读它就不能适应生活、工作需要。
2、极大丰富知识。当今信息爆炸时代,阅读非连续性文本能帮学生吸收海量信息,学习、工作得更好。
3、促进立体思维发展。世界是错综复杂的,单向直线式思维过于简单而不适用,非用系统性的立体思维不可。比如设计和管理一项工程,繁多而复杂的工序不可能安排成一条线,而只能安排成空间二维的"程序框图"。
4、发展信息处理能力。阅读并理解非连续文本,必须从中发掘、整理信息;写出非连续文本,必须多渠道搜集信息、多维呈现信息。这两种过程都能促进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发展--而这是当今信息时代非常重要的能力。

(此专题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