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大的事情很少关心。
我常常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所以我的文章里看不到世事洞明,人情练达。
有时候我想我大概挺像“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而这几年生活在婚姻的围城里,先生又是一个操心的人,我便对里里外外大大小小的事更不用操心了。
虽然大学毕业后也一直没有离开过职场,但是我的职场似乎也是那样单纯无波澜,偶尔有几件糟心的事儿,先生一说“没事儿,有我呢”,我就不放在心上了。
小时候也是如此,爸妈总是不断地告诉我,“你呀,就只管好好读书就行了”。
这么多年啊,我似乎一直被温柔地包裹在一个漂亮的毯子里,看到的是花红柳绿,听到的是鸟鸣莺啼,感受到的是呵护与温暖。
慢慢地我的心思就复杂不起来了。
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我特别渴望自己不是一个别人看一眼就能看懂我的喜怒哀乐的颇有城府的人,再或是一个洞明世事,通晓人情的智者。可是那得怎样才能做到呢?我想那得需要在人生这场无硝烟的战场上屡次披荆斩棘,和龙争,和虎斗,和小苍蝇们周旋才能达到那样的境界。
可是再回首我的人生履历,虽说不是单纯如一张白纸,一片玻璃,但那也基本是一马平川,无甚起伏可言。遇到的人也大多是温暖善良之人,无害人之心。所以我也无需防着谁,内心不千方百计的去算计,去提防,于是就越发的简单起来。
虽然一度因为自己的简单颇有沮丧之情,但是当我慢慢地体会到单纯以及没心没肺的好处来,心里也就平衡了许多。
有哪些好处呢?
我想最大的好处莫过于心安。
看人看事都是美好的东西居多,所以眼里心里都没有多少的戾气,性情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越发温和起来,用比较时髦的话说,就是“佛系”,佛系妈妈,佛系妻子,佛系女儿,佛系媳妇。
本来就是一个没有多少棱角的人,随着岁月的打磨也越发光滑了。因为光滑,所以很少能够刺着谁,因为没有芒刺,很多关系都比较和谐,随之,岁月也越发静好。
在家庭里尤为如此。我的温和让孩子们跟我特别亲近,他们总是像小尾巴一样的跟着我,很少怕我,什么话都敢在我面前说。我给了他们一个放松的环境,他们感受到的全是自由的空气。我想,这对一个生命的成长来说是一件好事儿。
而我的“佛系”对先生也有很大的影响。先生是一个脾气不太好的人,婆婆说真想不到他现在的性格能变得这么好。恋爱七年,婚姻七年,他很少向我发脾气。
两个人不是没有矛盾,只是有矛盾的时候我最开始是选择哭,我跟他吵不好架,不管是自己对还是自己错,一吵架眼泪就先下来了,然后就什么都说不下去了。等我哭好了,情绪发泄完了,就会找他理论。
我声音不大,我想或许还是温柔的,但一定是铿锵有力的。在我的内心没有情绪的时候,我的逻辑是清晰的,说话是流畅的,当然不是无理取闹的。他呢,也不知道人家有没有对我信服,反正结果是这么多年来,他的脾气越来越小,而我们吵架的次数也是屈指可数,在一起的这么多年算下来,真正吵架的次数不知道有没有五次。
因为身边的亲密关系都较为和谐,所以常常觉得心安。不算计,不怀疑,不提防,我想这是单纯的好处。
也因为简单,想得少,要得少,心里是宁静而踏实的。
先生常常说,“我真是很羡慕你,一根草都能让你开心起来。”
可不是嘛!我想人都有闹情绪的时候,有时候我会莫名地有种强烈的绝望感,对一切的人和事都很淡漠,觉得一切都是虚无,没有意义的。
每当这样的情绪来临的时候,我都会有所察觉,然后想办法让自己从这样的泥淖中爬出来。
我释放情绪的方式也是简单的。
比如,给养在阳台上和书房里的花花草草浇浇水,施施肥,剪去老去的枯黄的叶片,或者把花瓶从一个位置换到另一个位置;再比如,去一家售卖精美家居品的精致文艺的小店买回来一个漂亮的储物篮,或者买上一束干花;还比如,在网上买一些复古风的粗陶罐,给花花草草们换上一个新的家......
这三十多年来一路走来,在年幼或者二十多岁的时候,那个时候的价值观还不够稳定,总想在思想上追随某个人,在言行甚至语气上有意无意地去模仿某个人,当然那个人一定是让我颇为崇拜的人。
然而后来慢慢发现,一个人最终成为的还是自己,那个秉性是天生,性格气质又会被后天各种环境慢慢塑造的自己。不管那样的自己是心机重重,还是简单纯净,唯有接纳,唯有和解,才能心安。
而我走过风雨沐浴过暖阳之后,终于明白别人的城府和睿智不可复制,而我的简单温暖也是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