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昭君,我想记录我生活工作的点点滴滴,今天是我每日一篇文章的第690天。
有家长问:有没有0-3岁的宝宝在家做早教的绘本,尤其是那种能像早教班一样带着宝宝做运动的绘本呢?
0-3岁宝宝的早期教育不光是指认知,语言,还有一块儿,去了它就玩不转了。它就是身体运动智能,运动怎么和智能扯到一块儿去了呢?是哈佛大学的知名心理学者加德纳。加德纳开创了多元智能理论。他指出运动智能对我们的大脑发育,还有身体协调帮助很大,因为身体运动的时候各种动作直接接受神经系统的管理和指挥,所以经常运动能使大脑的反应更灵敏,谁不希望咱们人类的后代能有一个更灵敏的大脑呢。
所以各类的早教中心无一例外地都把身体运动训练作标配,可要是没给孩子报早教班怎么补上这块内容呢?或者上了早教中心但我还想再加点码,那怎么办呢?
这本《友爱的熊猫体操》就能解决咱们家长的这个育儿需求。这本书其实是“熊猫体操系列”中的一本。它应该不光和动作有关,还和社会交往有关。要不怎么叫友爱呢?
这本书的作者是日本的作家入山智,这个名字大家不一定熟悉,但是一提这个作家另外一款作品爆款《小鸡球球》大家一定都看过。入山智这个作家对婴幼儿早期启蒙发展那是“奥利给”,《友爱的熊猫体操》就是专门为这个年龄段的小朋友量身打造的,书里的熊猫们很友爱地聚在一起做体操,小朋友就可以跟着熊猫做各种创意动作,但正因为这是一本跟动作有关的身体智能训练书,所以想用好这本书不能仅仅带着宝宝去模仿里面的动作,更得知道那些动作都在发展宝宝哪方面的能力。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会让这本书更香。
绘本里熊猫的动作都在发展宝宝哪方面的能力呢?比如说最开始两只熊猫背靠背出场,还都抬起了他们的这个右腿,像火烈鸟似的单腿站立,那这个动作该不会就锻炼宝宝学火烈鸟站立吧?当然不会,它是在训练宝宝的平衡能力,还有他这个腿部的肌肉力量。
再往下看,三只熊猫手牵手,甚至还在后背玩手牵手。这是在训练宝宝的这个手眼协调能力。什么是手眼协调能力呢?就是我们的手和我们的眼睛打配合,手能跟随我们眼睛的视线去抓住他目光看到的东西。那宝宝模仿熊猫握住对方的手,对锻炼手眼协调能力来说就有那味了。
还有像这一群熊猫围成一圈,然后举起它们的这个双臂,这个动作不光锻炼双臂的肌肉,还能连带锻炼后背,还有颈部的肌肉,特别有助于发展宝宝全身肌肉的协调性。这个熊猫越聚越多以后,来了个小熊猫宝宝,在大熊猫的帮助下吭哧吭哧地往上爬。
向上攀爬对宝宝来说有什么作用呢?这个好处可多了,特别练习宝宝的手脚并用的能力,而且在爬的过程中呢,这个亲子关系也会变得更紧密,只是我们需要多注意安全问题,原来动动手,动动脚,对宝宝来说真的不只是动作而已,更是他们全面发展的基础,而且动作不只是动作这件事。
在这个绘本里还被演绎成了认知小游戏。比如两只熊猫背靠背在一起的这个动作,还有五只熊猫一个搂着一个,排成一串儿这个动作,还有六只熊猫围成一个圈,然后高举双臂这个动作,可以让孩子联想起生活中哪些东西呢?
回答这个需要发挥宝宝的观察力、注意力、联想能力,特别是判断推理能力,还有创新思维能力。原来身体智能的绘本竟然这么多玩法,不容小觑啊!
怎么能把这个绘本用得更充分呢?这里举几个办法。
第一,这是一本打着“友爱”主题的体操绘本,所以这本书很适合小朋友们聚会的时候一起玩,好处是大家可以集体表演书上的动作,还能解决聚会的时候游戏资源不够多的问题,那要是小朋友们模仿动作的时候发生点小摩擦,那怎么办呢?那正是考验我们小朋友之间有爱处理能力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小熊猫做榜样,让孩子们看到大家一起快乐玩的样子,那要是小朋友们人数凑不全怎么办呢?这种友爱当然是广义的家人,我们现在很多家庭是“4+2”家庭,那就可以邀请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一起来玩,就变成了体操合家欢。
第二,除了模仿表演书上的动作,我们还可以在这本书的启发下带着孩子创意表演一些动作,锻炼一下他们的腿部肌肉,双臂肌肉,以及身体协调性的发展。像这个绘本里熊猫抬右腿站立,那我们就可以让宝宝两只脚都来练习一下单脚站,而且在宝宝单脚站的过程中,可以给宝宝数数,宝宝坚持的时间越长,对他以后专注力的发展越有帮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