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月亮与六便士》,被毛姆笔下的画家震撼到了,这个为了自己的绘画梦,在四十岁的时候抛妻弃子,离开熟悉的伦敦,前往巴黎实现自己的绘画梦。
虽然一生穷困潦倒,有时候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最终还是选择了回归正常人的生活,再婚、生子,但同时还在绘画。
他的绘画是在死后,才被人挖掘,一时成为名噪一时的画家。可是有什么用呢?为了梦想抛弃一切,却没有因为实现梦想而享受到什么。
那我就奇怪了,追梦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内心自由?还是为了舒服的活着呢?
从我自身来看,活的舒服,就是幸福,而梦想是什么?梦想就是,坚持了就觉得幸福的东西。
可是毛姆认为,画家为了梦想,甘愿不要六便士,哪怕困苦一生。
这么看来,毛姆的一生似乎没有平衡了梦想与现实,而且他选择了梦想。可是在我看来,梦想与现实是可以平衡的。
比如说写作,并不影响弯腰捡起六便士,甚至还可以带来更多的六便士。画家的想法过于极端,他不愿意把自己的画作出售,才导致自己穷困一生。
所以,梦想与现实,是可以平衡,只是看自己如何看待。那么对于毛姆笔下的画家,大概是更加纯洁,而我,对于梦想的理解,似乎掺杂了其他东西?我也很迷惑,但我坚持认为:梦想可以照进现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