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写手圈已两期,对于感性的我来说,最难的就是分别。
这一期又到了尾声,心中多了份不舍,不舍一个月来相携前进的同学们。不舍大家认真的为同伴的文章提出好的建议;不舍大家那一句“组长,交作业了!”不舍大家文章发表后一起分享快乐的场景;不舍大家相互鼓励,一起前进的情谊;可,天下没有不散之宴席,只能互道一声:“为梦想,珍重!”
对于参加过两期训练营的我来说,感触良多。未参加写手圈之前,我也会写写,但仅仅只是记录,有时是小感慨,有时是自己看到是人或事情,有时是读书笔记。
不知是什么力量鼓励着我大清早爬起床就坐在书桌前开始写,每天坚持,不论好坏,只要写了我就是开心的。最长的一次我连续坚持了四个月,直到将一本厚厚的笔记本写完了,才停了下来,原因竟是:“没本子了!”
现在想起来不免可笑!我喜欢用喝墨水的钢笔在本子上写字。钢笔要那种握着手感和写出来字的粗细都要合我意的,而本子也必须是厚厚的大于三十二开,小于十六开的,纸质光滑不会印背,行间距不要太小,不然,我会没有写字的欲望。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嘛!
可是,工具准备好了,文字却不敢恭维。用齐先生的话讲:“你那字就像一堆草,写出来的东西就是流水账,要我说,你还是别写了,好好的读读书,省的浪费好好的纸和笔了。”
被他“羞辱”,我自然不依,硬着头皮翻了几篇自己所谓的文章来看。除了语言通顺之外,其他所谓的文采啊思想啊的,我是看不到的。真的是看完一遍,恨不得撕了重写,更缶论修改了。
后来想了想这样下去终究不行,于是在微信搜索栏随便输入“写手”两字,“写手圈”公众号就跳进了我的视线,关注后,仔细了解,发现真的很不错,于是就想参加训练营,但一想到自己的文字,又没了勇气,就这样,我又放任了自己近一年。
直到今年九月,似乎又被齐先生刺激到了,我做出了决定,报名参加,记得报名后我的心忐忑不安。
开班后我的心中每天紧绷着一根弦似的,因我的时间太少,早上七点出门,晚上如果不加班七点半可回家,所以四十五分钟的地铁时间成了我一天中最快乐也最重要的一部分。我的作业大多是在上下班的地铁上构思或者完成的。所以,写作的工具再不能是钢笔和本子了,而换成了手机。
我在手机上认真的写作业,有时也会随时将我看到的事情或者感悟记录下来,确实方便了不少。虽然写出来的东西依旧只是文字,而不是文章,但我却会开始思考,学会了观察,我觉得我的脑袋弱化思考很久了,现在,它又像尘封已久的表钟一样嘀嗒转起来了,我很开心。
时间一天天过去,到一半的时候,有些同学因种种原因请假或退出,群里变得沉默了,交作业的同学越来越少,我的心也跟着凄凉。但作业还是没有间断,每两天交一次,直到结束。我的心情没了刚开始时的那股子高亢了。
待得第二期的时候,我犹豫了,我问我自己,还要参加吗?每天忙得焦头烂额,都没时间看书了。心里有个声音告诉我:“坚持下去!”
于是,我抱着犹豫的心思参加了第二期。开班的那一刻,我觉得瞬间看到了春暖花开。
看大家在群里熙熙攘攘,“鸡飞狗跳”的样子,我都要笑疯了,瞬间喜欢上了活力四射,快乐满满的小组。
后边的日子,如开始一样,始终是快乐的。我的同学们来自各行各业,但大家都如此优秀,我觉得自己能与他们为伍,甚是荣幸!大家按照训练营的要求,坚持每两天交一次作业,写完后一起讨论,结合大家的建议对文章再次进行修改,虽然没有专业的老师指导,但文章总是写给读者看的,我们则是最好的读者。这种感觉真好!
这一个月来,我读大家文章的时候明显的感觉到越往后写得越好。文笔更加纯熟,文章结构以及内容更加合理饱满,我为他们高兴,也为我自己高兴,因为我们都在进步。
坚持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在训练营的日子,每天除了应付繁忙的工作,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完成作业,懒惰,是不被允许的,因为同学们都交作业了,你怎能不交?
写作业时总会用心揣摩,生怕“污了”别人的眼。虽然,到此时,我写文章还是随心所欲,缺乏思想,但却多了份用心,我要求我的文字首先不要出现别字、错字,其次,整篇读起来顺畅,不拗口。这点,我做到了,我认为这就是我的进步。习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不是说了嘛:“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
如今我的文字已突破七万字,这是我始料未及的,心中竟有点儿小激动,这样看来,再有一个月就可以突破十万了!我想啊,说不定有一天我还能将自己的文章集结出书呢!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不是吗?
我想,我还会继续参加训练营,虽然,会很忙碌,虽然我依然写不出以时事热点为素材的新媒体文,但我已不会焦虑,因为我找到了我的方向。我需要的是这一方净土,在这里我可以与志同道合的文友们一起前行,以我笔写我心。就像大家所说的那样:“抱团前行总胜过孤身奋战。”
感谢写手圈的训练营,为我们提供了这方放飞梦想的净土;感谢一起前行的伙伴们,让我拥有了如此美好的记忆!愿我们为了梦想且行且珍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