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了如果头疼,我们就会吃医头疼的药;如果流鼻涕,我们就会吃治流鼻涕的药;如果咳嗽,我们就会找化痰止咳的药……
头疼医头 脚疼医脚,是我们经历病痛的常见思维,因为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摆脱病痛的折磨。那我们教育孩子,是不是也会容易进入这样的误区?我们容易给孩子的行为定性,看到我们认为不好的行为,首先想到的就是有什么方法来纠正孩子的行为,于是许多家长不知不觉中把自己训练成了消防员,天天、时时刻刻各种灭火。
适应需求,市面也就出现了各种教育孩子的实操书籍,可谓是汗牛充栋。
孩子在家长眼里成为问题的制造者,我们容易以俯视的视角来看待孩子们。如今作为两个孩子妈妈的我倒觉得孩子是上天赐予成人再次成长的机遇。
![](https://img.haomeiwen.com/i18887568/f66725fbea25da36.jpg)
孩子每天都用充满好奇的眼光在打量这个世界,时时刻刻都在以听、看、玩耍的方式学习,他们是一群活在当下的人,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上一秒还在哭泣下一秒就着眼泪就露出纯真笑容;上一秒还在好奇的探索外界下一秒就进入了梦乡……
大人可以说今天的我不同于昨天的我,小朋友却是这一秒的我不同于上一秒的我。教育孩子需要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孩子。不要习惯性给孩子贴标签,这是个懒惰的孩子,他永远不可能学会勤劳;这是个笨孩子,他永远不会有出息……
学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你有多相信自己未来变得更好,你就能多大程度上相信孩子会变得更好。
![](https://img.haomeiwen.com/i18887568/c2e5ed7f16efb54c.jpg)
这就需要我们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世界。
印度,频繁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新闻中,不光有边界问题,专家也有各种推断,印度未来会不会取代我们成为制造大国。
但我们对印度又了解多少?
说实话我们并不了解印度,即使是我们周围那些去过印度的朋友,回来以后对它的印象也是千差万别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8887568/a2bf7d5211979b1e.jpg)
相当一部分人关注的是印度落后的一面,像市容的脏乱,公共卫生条件差,公共交通差,等等。大家都觉得很正常——“这就是印度”。你可见印度确实给人这种刻板印象。但这是不是印度的全貌呢?当然不是。
![](https://img.haomeiwen.com/i18887568/b4aea38b9d632c67.jpg)
实际上,印度的发展并不慢,包括它经常被人调侃的基础设施、市容市貌最近10年变化也很大。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一位教授曾经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轻视印度是大多数人都容易犯的一种错误。”
陈旧的眼光感受不了任何新景像。 ——英国作家 萨克雷 如果不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世界,我们就容易产生傲慢与偏见。
只有眼光既远又广的人,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扬眉吐气——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