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线上课堂54期正心班学习第82天
时间:2024年7月1日~5日
姓名:张廷斐
地区:上海
志愿:我立志成为自省、利他、致良知的践行者,从心出发,保持觉知,感恩生活,积极阳光,爱己及人,传播圣贤文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当|下|即|未|来|
【自省 利他 致良知】
【金山文档】 正心1班功课打卡表
https://kdocs.cn/l/cua3hfScQbKQ
今日功课
1、读原文一遍✔:2分
2、准时上交功课✔:2分
3、日行一善✔: 2分
4、每日自省✔:2分
1)不抱怨,不说谎;
2)时刻保持恩悲敬
5、写读书践行心得✔:30个字以上。2分
7.1 徐汝佩弃考事件
关于徐汝佩弃考的问题,我认为这是个人的选择和权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和追求,有时候放弃也是一种勇气。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选择,同时也要关注他们背后的原因,给予理解和支持。
在现实生活中,我认为自己的情绪掌控力还可以。当然,每个人都会有情绪波动,关键是如何面对和处理这些情绪。我会尽量保持冷静和理智,分析问题的原因,寻求解决办法。同时,我也会在适当的时候表达自己的情绪,以便与他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关系。
你提到的情绪对人际关系的影响非常有道理。情绪确实是一种双刃剑,既可以帮助我们建立亲密的关系,也可能破坏和谐的氛围。因此,学会正确认识和处理情绪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学习和反省,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情绪,让它成为我们与世界友好相处的有利道具。
让我们一起努力,学会掌控情绪,过一个自己说了算的人生吧!
7.2 坚持原则与理解他人
汝佩先生的壮举和他所引发的不同反应,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是常见的。人们对于那些坚持原则、敢于站出来维护正义的人通常都会表示敬佩,因为这需要勇气和坚定的信念。然而,有时候这种行为也可能会引起一些人的不悦或者不理解,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的立场、价值观或者利益与汝佩先生的行为相冲突。
关于“自以为是”和“自我标榜”的问题,确实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在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价值观的同时,我们也需要保持谦逊和开放的态度。这意味着我们要愿意倾听他人的观点,即使这些观点与我们自己的不同。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的立场,也可能会发现自己的观点有不足之处,从而得到成长和进步。
还有耐心、包容和倾听,这些都是我们在与他人交流和处理问题时非常重要的品质。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更有效地解决问题,也可以帮助我们成为一个更有智慧和同情心的人。
7.3 何忘己之困而责人之速也
"何忘己之困而责人之速也!" 这句话的确引发了我的共鸣。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往往容易聚焦于别人的缺点与不足,却忽视了自身的问题和挑战。这种双重标准实际上在我们生活中的许多方面都有所体现,不管是在工作场所、家庭关系,还是在社交圈中。
这句话提醒我们,真正的成长和进步来自于自我反省和持续的自我提升。如果我们能够将责备他人的精力转而用来审视和改进自己,那么我们的个人发展和人际关系都将得到显著改善。真正的学习者懂得,不愿意别人对自己做的事,自己也不应该对别人做,即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通过学习和实践这一理念,我们可以培养出更加宽容、理解和包容的心态。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无论是家庭还是工作,我们都应该努力实行换位思考,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成为更好的人,也使我们能够以更积极的视角看待他人。
因此,让我们都致力于内心的觉察和警醒,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动机,同时用一颗宽恕的心去对待他人。通过这样的实践,我们将能在生活中减少不必要的冲突,建立更和谐的人际关系,并最终实现自我提升和心灵的平和。
希望每个人都能在这条自我成长的道路上获得深刻的洞见,并将这些宝贵的教训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收获更多的幸福和满足。
7.4 保持内心的定力
关于“夫子冒天下之非笑诋毁,而日谆谆然惟恐人之不入于善”这句话,它出自《论语》,意思是孔子不顾天下人的嘲笑和诋毁,仍然每天孜孜不倦地教导人们向善。这句话体现了孔子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教育精神。
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一些不理解、误解甚至恶意中伤的情况。面对这些,我们要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要被负面情绪所影响。首先,我们要审视自己是否真的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如果有,就要勇于改正;如果没有,就要坚信自己的价值和方向,不要因为外界的评价而动摇。同时,我们还要学会沟通和解释,用事实和道理去消除误解和猜疑。
当然,有时候沟通并不能解决问题,这时候我们就要学会放手,让时间去证明一切。记住,流言止于智者,只有内心有定力的人才能在风雨中屹立不倒。
7.5 身教大于言传
知识和智慧是相辅相成的,知识是基础,而智慧则是在知识的基础上升华而来的。我们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就像是一座座高山,而智慧则是我们攀登这些高山时所展现出的勇气和毅力。
“身教大于言传”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作为老师,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通过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学生,让他们在我们身上看到智慧的光芒。这样,学生们才能真正地从内心深处去领悟知识,从而转化为智慧。
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汲取知识,提升智慧,成为一个有思想、有品质的人。我也会继续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和智慧,帮助他们成长。
今日总得分10分✔
理上明、事上磨、境上炼
去私欲、存天理、致良知
明理、立志、践行、印证
做圣贤文化实践的榜样,
为社会做出实质性贡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