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了几十年书,也听了许多的课,有一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脑际,这个问题就是:怎样的课才算是一堂好课?有时候,课堂上师生双边热烈的互动,老师与学生愉悦的眼神,课后同事的赞美会让我们的心情极度舒适,内心的成就感油然而生,这样的课是好课吗?但更多的时候,我们却深陷于机械、枯燥、呆板以及自我怀疑之中,觉得世界上再也没有比教学难以令人琢磨的了。怎样在众人面前上出一堂精彩的、打动人、吸引人的好课?
前几天在外校听了两位新老师的同课异构,感触很多。两位新老师都准备很充分,但上课都讲得津津有味,学生也与老师附合得很热闹,但我分明看到许多学生的眼神是呆滞的,他们在课堂上是被动的,他们的思维没有进行活动,只是盲目地跟着老师的节奏走,老师说,好不好?对不对?学生说,好,对的。这样的课堂让人听了没有感觉,这样的公开课模式让人感觉很担忧。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把一个个问题抛出来,又不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当学生在思考时,老师马上说,你们想好了没有?哪位同学站起来说一说?全班同学为了应付老师的问题,不得不停止了思考。这样的环节一个接一个,老师在讲台上表演得淋漓尽致,一提问题,许多学生不会回答。老师认为我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呀,为什么学生还是不会呢?最后他们会把原因归咎于学生听课不认真,不是我教得不好,是学生没有好好学。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第78条里讲过一个“差生”的思维觉醒故事,一个叫巴甫里克的学生,被老师认定是“思维迟钝的儿童”,女老师说,他对图画和自然现象的态度很消极,很少思考、比较和对比。这样的学生应该化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女教师不仅在学校给巴甫里克补课,也给巴甫里克的母亲提出同样的忠告。但奇怪的是,巴甫里克被苏老师带到大自然去的时候,他观察许多植物和动物非常认真,跟同学们讲述的时候条理分明,逻辑清晰。苏老师认为,巴甫里克是一位很有思考能力的孩子,让孩子在课本面前坐得越久,他就会变得越迟钝。后来巴甫里克在生物室观察植物时,提出了自己新奇的想法,令老师们震惊。后来一位植物学老师要求学生不但要掌握教材,还让学生去自己获取知识。他要每一个学生都缝一个口袋,做几个纸袋,以便装各种各样的“生物材料”,准备上课时使用。这样的上课形式,激发了巴甫里克的兴趣,他认真观察,不断尝试,不断创新,把观察到的东西引出结论来。他把课本上抽象的概念、法则、理论转化为生活中直观的、丰富的观察、检验和研究,巴甫里克在观察周围世界的时候,确定各种现象的原因和后果,比较各种事物的质和特征,这就是儿童的思维过程。
我们的老师在课堂上只是一味地讲解文本内容,没有赋予直观的、形象的、生动的图画或情境让学生来充分体验,学生不理解文本内蕴含的思想感情,他们的大脑没有经过知识的链接,没有理解各种事实现象,真理、规律性之间相互交接的那些“点”,这些让人不易觉察的交汇点,让人产生疑问,而这些疑问则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老师在讲解课文时,没有注意到这些知识的“交集点”,学生产生不了兴趣,他们头脑里储存的知识有如死的”行装“,是装在”仓库“里不能流动的”货物“。知识没有活起来。老师在备课时没有深入钻研教材,只是游离在教材表面,追求课堂的热闹和回答问题的统一性,学生有没有真正地获取知识,思维有没有真正地活动起来,老师则一无所知。
教什么与学到什么,怎么教与怎么学,这”教学“中的两个核心元素”教”和“学”,才是我们老师要真正去研究的东西。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它不能说明全部的语文知识,我们真正要关注的,不是一堂课,而是整个课程。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体验有机结合起来,放弃漫步,练习舞步,追求高效课堂与个性课堂,这才是我们追求 一堂好课的理想效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