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把握、侧重专题、分级阅读
小学一年级“专题阅读”学习任务群策略运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按照内容整合程度不断提升,分三个层面设置学习任务群,其中第一层设“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1个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第二层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3个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第三层设“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2个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根据学段特点,学习任务群安排可有所侧重。
温儒敏谈课标:学习和落实新课标,采用“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方式,看来也不是特别难,不是抛开教材重新去另搞一套,完全可以在使用现有教材,实施单元教学时,把“任务群”的教学方式融会进来。这样,我们的教学可能会有所改观。
新课标为什么那么重视并凸显“学习任务群”这个概念呢?我理解是为了把语文教学内容结构化,所以要专门把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分开,专列一节,用“学习任务群”去组织和呈现课程内容。所以,我们先要从学习内容,或者教学内容的角度去理解学习任务群。
今天,我们紧扣“认识大自然”这一专题,围绕“课标、课程、课例、评价”四个方面谈谈对学习任务群的设计与运用。
一、课标“学习任务群”的设计与要求
首先,根据学习任务群设计的要求,选择第一学段“认识大自然”的“学习内容”。
(一)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
1、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形成良好语感;通过观察、分析、整理,发现汉字的构字组词特点,掌握语言文字运用规范,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奠定语文基础。
2、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内容”
第一学段(1-2年级)
(1) 认识有关人的身体与行为、天地四方、自然万物等方面的常用字,认识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中的常用字,学习书写笔画简单的字,初步体会汉字结构的主要特点。
(二)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
1、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提高审美品味;观察、感受自然与社会,表达自已独特的体验与思考,尝试创作文学作品。
2、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内容”
第一学段(1-2年级)
(2) 诵读表现自然之美的短小诗文,感受大自然的美景与变化。
图片
其次,根据学习任务群设计的要求,明确第一学段“认识自然”的“教学提示”。
(一)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教学提示”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识字内容,选择适宜的学习主题,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识字、写字、诵读、积累、探究的兴趣,并注意将语言积累、梳理与体认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引导学生在识字、写字、语言积累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激发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
(3)诵读、积累与梳理,重在培养兴趣、语感和习惯。引导学生增强语言积累和梳理的意识,教给学生语言积累和梳理的方法,注重积累、梳理与运用相结合。诵读材料要选择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和名言名句,既要有文化内涵,又要短小精悍,朗朗上口。提倡日积月累,不要贪多求快;提倡熟读成诵,不要死记硬背。引导学生借助信息技术等多种方式汇总、梳理自己积累的语言材料,建立自己的创意语言资料库,并能学以致用。
(二)文阅读与创意表达“教学提示”
(1)可以根据学段学习要求,围绕多样的学习主题创设阅读情境。比如,第一学段“春夏秋冬”“多彩世界”“童心天真”“英雄的童年”,第二学段“饮水思源”“珍爱自然”“童年趣事”,第三学段“英雄赞歌”“壮丽山河”“爱与责任”“成长的脚印”,第四学段“光辉历程”“精忠报国”“社会万花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等。在主题情境中,开展文学阅读和创意表达活动,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之美、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
(3)评价应围绕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性表现进行。第一学段关注阅读兴趣,通过朗读和想象等,侧重考察学生对作品情境、节奏和韵味的大体感受;第二学段在阅读全文基础上,侧重考察学生对重要段落和语句的理解,以及对作品的语言和形象的具体感受;第三、第四学段,侧重考察学生对语言、形象、情感、主题的领悟程度和体验,评价学生文学作品的欣赏水平,关注研讨、交流以及创意表达能力。
图片
二、课标“阅读与鉴赏”的学段要求
第一学段“认识大自然”的“阅读与鉴赏”。
(一)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阅读鉴赏”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
3.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
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他人交流。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二)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阅读鉴赏”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
3.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
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他人交流。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三)《认识大自然》的“阅读鉴赏”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
3.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
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他人交流。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图片
三、“认识大自然”课程内容
(一)语言文字材料分析
1.教材课文分析
本单元以“认识大自然”为主题编排了4篇课文、1个语文园地和1个口语交际。4篇课文分别是《秋天》《小小的船》《江南》《四季》。这些课文题材丰富,体裁各异,语句简短,富有童趣,便于朗读背诵。4篇课文介绍的都是四季中典型的自然现象或场景,由于地域不同,有的自然现象或景物学生可能不太熟悉,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插图或视频,丰富学生的认知,开拓学生的视野,在正确朗读课文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模仿课文中简单的短语(叠词)和句式。表达他们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2. 丛书文章分析
针对本单元教材,“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在阳光下长大》安排了“认识四季”一个模块,“组文阅读课”共5篇文章,这些文章大都篇幅简短,富有童趣,亲近自然,便于儿童朗读背通。文章分别是:《春天在哪里》《星星和花》《秋》《雪花的故事》《雪花》。
图片
四、“认识大自然”课例与评价
(一)《认识大自然》专题阅读学案设计
——《春天在哪里》《星星和花》《秋》《雪花的故事》《雪花》
一、学习目标
1.我能借助拼音正确地朗读课文。
2.通过大量阅读,我要边阅读边识字、边思考边积累词句。
3.想象文章描绘的景象,感受大自然所带来的乐趣。
二、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我们学习了《四季》这首儿歌,让我们了解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不同特点。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四季,感受四季不同的美丽景色吧!
(二)自由阅读
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在阳光下长大》,读一读《春天在哪里》《星星和花》《秋》《雪花的故事》《雪花》5篇文章。
(三)学习任务
1.自主学习
(1)借助拼音,把文章读正确、读流利,不明白的地方多读几遍。
(2)选一篇最喜欢的文章,试着读给你的同桌听听吧。
2.合作交流
(1)说一说自己通过阅读认识的生字。
(2)读一读自己积累的词语、句子。
(3)根据文章内容连线
春天 桃花 圆圆的 星星
夏天 荷叶 满天的 鲜花
秋天 雪花 翠绿的 小水点
冬天 柿子 满地的 新衣
(二)阅读评价量表
自由阅读评价量表
评价指标
评价等级
优秀()
达标()
待改进()
备注
朗读课文
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课文
能借助拼音朗读课文
能借助拼音读课文
积累词语
积累连线中关于四季的八个词语
积累连线中关于四季的八个以下五个以上的词语
积累连线中关于四季五个以下的词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