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说:在未来,很可能绝大多数人将变成无用之人,因为人工智能将取代很多人的工作。
但有一点,人工智能是永远无法取代的,那就是人的好奇心。在未来,要想不被人工智能夺走工作,我们就需要从现在开始,不断激发自己的好奇心。
人类之所以是万物之灵,是因为人和动物的区别是,人有好奇心,而动物没有。因为好奇心,人类开始慢慢改造自然,改变世界。
有的人可能觉得自己是个毫无好奇心的人,其实从“好奇心”的定义来说,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
好奇心分为,消遣性好奇和认知性好奇。
所谓消遣性好奇,就是那种不用太动脑子,比较浅薄的好奇心。比如,你每10分钟,就要刷下微信,看看有没人和说话,这就是消遣性好奇。
还有一种好奇心叫认知性好奇。比如,牛顿看见苹果掉地上,因为好奇而发现了万有引力。
很多人说自己没有好奇心,其实是说自己没有认知性好奇,而消遣性好奇是人人都有的,只是然并卵而已。
所以,我们说要培养自己的好奇心,是要让自己多一些认知性好奇,少一些消遣性好奇。
你可能会说我成不了牛顿,但没关系,你的好奇心也许无法改变世界,但它还可以让你更好的体验这个世界。
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他们征集了100名志愿者来完成一项健身训练,目的是检测好奇心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什么样的作用。
他们把志愿者分成A、B两组。
A组,专注于一个目标。比如让他们做100个俯卧撑,让受试者注意自己需要通过几组做完,每组最多做多少个。也就是让他们把注意力不断的放在“结果”上。
B组,专注于他们的感受。在做俯卧撑时身体的感受是什么,随着数量的增加,会有什么变化,哪些感受说明动作是标准的,哪些感受说明动作出现了变形,如何去调整等等。
最后测试的结果是,专注于感受的B组比专注目标的A组,坚持训练的时间更久。A组觉得这次训练很苦很累,而B组却对这次训练感觉很享受。
也就是说,当受试者把注意力放在训练的过程中,他们就会对自己身体的感觉产生好奇,于是就会享受这份好奇带来的体验。
所以,有好奇心和没有好奇心,对生活的体验是完全不同的,那么我们该如何保持好奇心呢?
有3个最简单方法!
第一,多读书,多积累知识
近几年,我一直有读书的习惯。刚开始读书,只是为了消遣或者解决某个问题。但是随着书读得越来越多,你会发现自己懂得东西反而越来越少,然后就越想去了解那些你不懂的事,于是正向循环……
我最开始只读励志类的书,慢慢的我开始读思考类、方法类的书,后来又开始延伸到心理学、经济学等社科类图书,到现在我甚至连中学课本都读的很有兴趣。
读书,已经变成了我开拓自己认知疆界的一把利器,可以说读书在不断激发我的好奇心。
第二,保持对新事物的开放态度
虽然在思想的求知上,我保持了好奇心,但是在很多实际的应用场景中,我是比较滞后的,不怕你笑,我直到今年才开始用支付宝,滴滴打车这些软件。
但使用后,真心觉得好使。我发现自己以前不用它们,其实最大的问题不是好奇心出了问题,而是懒惰,是对自己已经熟悉的东西,不愿改变,不想学习。
最近看了马东的一个节目,马东在采访间隙还在玩王者荣耀,他说他特想知道现在年轻人为什么喜欢这个。
你看,王者荣耀从来都害不了这些有“认知性好奇”的人,他们只能害那些只有“消遣性好奇”认知很低的人。
第三,在无聊中发现有趣
群里坚持早起的小伙伴,我相信你们就是一群有好奇心的人。
早起,尤其是坚持早起,这件事本身是一件很枯燥很枯燥,而且还痛苦的事,如果没有对求知、求真的那份好奇心,是很难坚持下来的。
当我们带着好奇心,用有趣的眼光来看“早起”这件事,就会发现开始不一样了,因为实在是太好玩了。
5点起床,从生理上肯定是痛苦的。但是我们通过赋予它一种"游戏规则"就会让它变得有趣多了。
假设你的目标年薪是10万元,换算成你的"分薪"就是,100000÷365天÷24小时÷60分=0.2元╱分钟。按正常休息7小时,7×60×0.2=84元(保证睡眠是为健康投资)。5点起床到7点去上班,中间有2个小时,2×60×0.2=24元。那么每天只要不熬夜并做到早起,就像额外赚到84+24=108元钱。
你可以做了一个记账本,每天把这108元钱存起来,然后减去当天的生活开销,看看自己还能剩下多少,就好像自己每天都在花一笔"未来之财"。
如果你只把“早起”当早起,恐怕你很快就半途而废了。一个枯燥又痛苦的事,和一个又好玩又有趣还能挑战自己的游戏相比,你说谁更容易坚持?
你看,好奇心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反馈循环系统:得到鼓励,就会增强;被无视,就会减损。
当一个事物很好,可我们坚持不下去时,我们不要去怪罪那个事物,也不要埋怨自己意志力差,因为和它们无关。事实上,世界的有趣的程度,只取决于你观察它的角度。
在未来,想要不成为无用之人,那就赶紧培养自己的好奇心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1954590/86d7f7177277ea67.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