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去,是一片的静。静到连鞋底与木质地板摩擦的细微声响,由空气传入耳朵时都是如此清晰。
望着昏暗的舞台,我不由地想起我小时候来这里看戏的场景。伴随着“咚咚咚”的鼓声和热烈的掌声,好戏开始了。
树林中的落叶戏子们粉墨登场,身着金缕莲花裙,发上插着一根透亮玉质的簪子,满面含笑,翠眉如黛,唇不点而红,洁白如玉的肌肤透着幽香,与略红的胭脂相得益彰。二胡的悲怆与大提琴的悠扬水乳交融。“逐个姓罗,寡偏偏姓程!”美妙的声音如黄鹂般清脆,轻轻敲击着耳膜,扣人心弦。身形移动之间,白眉黑脸的靓妆登场。声音忽而上扬,似要一鼓作气冲上云霄,忽而低沉,压抑如弦即短,跌跌宕宕,起起伏伏。他不停来回踱步,大声喘着粗气,一手叉腰,另一只手伸出食指和中指,对着低头跪在地上的丑角斥骂:“食曹操厄饭,算刘备厄计!”“关某面头前刷托刀法!”而每当这时,铜锣鼓声就急促响起,显得气氛紧张严肃,让人不禁拍手叫绝。
树林中的落叶 树林中的落叶回过神来,什么都没有。只剩下眼前的一片无尽的黑。
曾经,这里上演了无数场莆仙戏,带给观众们身心的愉悦。曾经,这里灯光明亮,人声鼎沸。而如今,只剩下一室的昏暗和寂静。我回头,看见剧院外来来往往的人们都是奔向不远处的商场、电影院。无一人在此驻足停留,更不用说进来了。让人心寒。
我在担忧会不会有一天曾经的“活化石”变成真正的化石,只能在博物馆里等待着被人赞叹、惋惜自己往日的辉煌;会不会有一天我们只能从死板的冰冷的机器里听到、看到他们,完全不复往日的生动精彩;会不会这一朵在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史上绽放过夺目光彩的艺术之花也不可避免的衰败凋零.......
剧院里是落了一地的花瓣。
我怀着沉重的心情走出了莆仙大剧院。我漫无目的的走着,不知不觉间已走了好远。不远处,几块木板、几根钢管和一块红布搭建的地方引起了我的好奇。看轮廓,像是一个戏台。我跑向它,离它越近就越无法抑制自己内心的激动和欣喜。面前豁然开朗,几个小女孩有模有样的唱着“逐个姓罗,寡偏偏姓程!”声音中不乏稚嫩,但却格外悦耳动听,自己内心的阴翳正在渐渐消散.....
树林中的落叶耳边,悠扬的歌声还在回响。眼前,娇小的身体还在坚持着,身后简陋的舞台在这时也显得闪闪发光。衣裙飞舞之间,我仿佛看到莆仙戏在绽放新生的花朵、舒展花瓣,像一朵落花迎来了自己的重开之日!
谨以此篇向所有为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艺术家致敬!
附录:莆仙戏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源于唐,成于宋,盛于明清,被誉为宋元南戏的“活化石”。据统计,莆仙戏现存传统剧目5000多个,约占全国各剧种传统剧目总和的三分之一。 [1]
莆仙戏,因形成于兴化地区(今莆田、仙游),用兴化方言演唱,故俗称“兴化戏”。 1952年经福建省文化局批准更名莆仙戏 [2] 。它流行于莆田、仙游两县、惠安县北部及福建南部兴化话流行的地区。 [3]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戏曲简介
莆仙戏是中国现存戏剧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原名 “兴化戏”,是在古代“百戏”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莆仙戏源于唐、成于宋、盛于明清、闪光于现代。它表演古朴优雅,不少动作深受木偶戏影响,富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其唱腔丰富,综合了莆仙的民间歌谣俚曲、十音八乐、佛曲法曲、宋元词曲和大曲歌舞的艺术特点,用方言演唱,具有浓厚地方色彩,迄今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戏音乐元素,被誉为“宋元南戏的活化石”。 [5]
莆仙戏现存传统剧目5000多个,其中与现知南戏名目相同或剧情类似的剧目的有81个;同时还保存历代各戏班演出的传统剧本8000多本(包括重复本),其中宋至明初南戏古本主要情节犹存的,有《王魁》、《张协》、《陈光蕊》、《王祥卧冰》、《郭华》、“四大传奇”与“目连戏”等55本,甚至保留了如目连戏上部《傅天斗》那样的旷世孤本。戏剧专家刘念兹在考察了莆仙戏遗存的剧目古本后,赞叹“莆仙戏仅就已经收藏的莆仙戏剧本数字来说,全国以至全世界,还没有别的剧种可以与之相比。它是迄今收藏世界戏剧艺术作品最丰富的一个图书馆和博物馆”。
莆仙戏的表演古朴典雅,科介极为丰富且颇具特色。莆仙戏曲牌有一千多首,依各行当各情境区分,甚至“专曲专用”,而每句唱或念白往往都配有2-3个甚至更多的表演动作,这在中国其他剧种中是比较罕见的。而且表演与锣鼓紧密结合,每套动作都配有相应的鼓品,十分严谨。因为剧目、曲牌、表演的古老、丰富、独特,决定了莆仙戏表演形态的特殊以及多彩的舞台表现形式。 [6]
-----摘自百度百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