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意思,将“正月”当作“孟春”。这样,开年首节首气,是“立春”。自此,三千多年后,有“正月里来是新春”。
对“孟春”的时令描述,原文:“启蛰,雁北乡,雉震呴,鱼陟负冰,农纬厥耒。初岁祭,耒始用骝,囿有韭,时有俊风,寒日涤冻,涂田鼠出,农率均田。獭献鱼,鹰则为鸠,农及雪泽,初服于公田,采芸。鞠则见,初昏参中,斗柄悬在下,柳稊、梅杏、杝桃则华。缇缟,鸡桴粥。”
这与《吕氏春秋》十二纪的“孟春之月”,说法大体一致。故相互印证,分句解读之。
第一句,“启蛰,雁北乡,雉震呴,鱼陟负冰,农纬厥耒。”是说:大地回春,蛰伏的万物,开始复苏。最明显的,大雁北飞返乡,雉振翅相欢,鱼跳上冰面。此时,该备耕了。
第二句,“初岁祭,耒始用骝,囿有韭,时有俊风,寒日涤冻,涂田鼠出,农率均田。”是说:开年祭先帝,用牲畜套好犁地工具,庄园长出禹韭,则起东风,土地解冻,田鼠出洞,可以耕田了。
第三句,“獭献鱼,鹰则为鸠,农及雪泽,初服于公田,采芸。”是说:见獭、鹰捕食,积雪也就融化尽了,先公田,后私田,着手播种。
《吕氏春秋》十二纪的“孟春之月”,与前三句相应说法,即:“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候雁北”。“是月也,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乃择元辰,天子亲载耒耜措之”。“是月也,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和同,草木繁动,王布农事”。
第四句,“鞠则见,初昏参中,斗柄悬在下,柳稊、梅杏、杝桃则华。”是说:晨曦能望见尾宿,黄昏能望见参宿,北斗九星的柄向下(指北),柳树、杏树、桃树等冒出枝芽。
《吕氏春秋》十二纪的“孟春之月”,与此句相应说法,即:“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正由此,推断“鞠”与“尾”,同宿异名。因尾宿九颗星,两头向内鞠。
第五句,“缇缟,鸡桴粥”。此句讲报时辰,虽放在“正月”,但通用于各月份。
![](https://img.haomeiwen.com/i28328017/a024adcd144b0482.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