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一次听到“祥林嫂”的人生悲叹。
“你说,一个人该多好。谁想结婚,找我来,我绝对能给她说散;谁想要孩子,我绝对能给她说流产。”“祥林嫂”又开始了她的“结婚要孩子后悔”论。
“你不知道,我们家那一家子人光知道自己干净,洗了澡衣服扔得哪儿都是。就我们那老大那臭袜子一天一双,到最后熏死你也没人洗。最后,还得我干完一天后再回家加班洗。家里乱成个狗窝,也没人帮我扫一下。支谁都支不动,早晚把我累死散伙。”“祥林嫂”继续苦诉道。
这时,我想起了另一幕:
那天,跟同事视频聊天。同事有三个孩子,老大上大学走了,老二五周半,老三四周。同事坐在那里给孩子缝棉衣;老二自己洗碗,洗完碗擦桌子,擦完桌子扫地。动作是那么顺畅、娴熟,把我羡慕得不得了。
“你老二能帮你干家务啦。”
“是啊。我们老二现在可懂事了。放学回来先写作业。写完作业,吃完饭,帮妈妈做家务,陪妹妹玩。”同事自豪地说道。
想想,我老二和同事老二同岁。但因为我老二是家里的老小。我对她的要求就是自己收拾自己的玩具,洗自己的小衣服即可。而且,她也做得很好,这我就已经很知足了。没想到,“山外青山楼外楼”,其实,很多事情,孩子自己是可以做的,关键是从小把她教育好。
就比如,今天,我试图让老二帮我做一些简单的家务。
“你是帮妈妈洗碗,还是扫地。”
“我扫地吧,洗碗太累了。”
“好吧。”
“那扫完地,你给我拿两根酸奶棒。”
“好的。”
可是,碗我刷完了,地还没动。
“妈妈,扫地太累了。”
“那妈妈扫地累不累?”
“地上东西太多了。”
“那都是你的玩具和书呀,所以,你平时要记得收拾。”
总之,小家伙磨叽磨叽总是想赖过去。
“我进屋去写我的字了,你扫完地再来找我要你的酸奶捧。”
我在里边一边写字,一边听外边的动静。果然,一会儿,便能听到“擦擦”的声音。
不一会儿,
“妈妈,你没听到扫地的声音吗?”
“没有呀。”我装作不知道的样子。
“你快出来看呀。”
我一看,客厅地面上什么东西也没有了。玩具和书被小家伙收拾起来了,一些小碎纸也被她扫到了簸箕里。
“真干净。小家伙可以帮妈妈扫地啦。”
于是,我按照承诺给她了两根酸奶棒。我相信以后,让她帮妈妈扫地,应该不会很困难。
“祥林嫂”说到孩子上高中了,自己的袜子还不洗时。我就想对她说,我孩子才五岁,就自己的袜子自己洗了。我同事的孩子也才五岁,就可以帮妈妈打扫卫生了。但我没说。因为我知道说了也白说。教育孩子要趁早,她小时候落下的教育,现在不太好弥补了。
我不得不同情眼前的这位“祥林嫂”,鲁迅笔下的祥林嫂的悲怨多是当时的社会造成的,而我眼前的这位“祥林嫂”的悲苦很大程度上是自己造成的。
所以说,教育孩子要趁早,不要等当了“祥林嫂”再后悔,已经为时已晚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