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车能改变人生和命运吗?答案是能!有过骑行经历的人都知道,骑行这项运动,没有点毅力是根本坚持不来的,刚开始骑车非常兴奋,如果超过一周不骑车就会变懒,三个月不练就再也不想骑了,所以说,能坚持下来骑行的人都是有毅力的人,时间长了就会由量变,变成质变,很多人就靠着这份毅力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患白血病却用14个月骑行大半个中国
对一个年轻小伙子来说,没有什么事情比收到身患白血病消息更糟糕了。徐笙竣是台湾远东科技大学的一名大学生,却在2006年被检查出得了白血病。一年时间,他做了7次化疗、15次骨髓穿刺、6次腰椎穿刺,导致他的身体机能和肌肉严重衰退,从一楼爬到三楼甚至需三十多分钟。他说,“像被恶意诅咒了一样,感觉糟糕透了。”
2008年,徐笙竣看完《海角七号》后,决定从家里骑到垦丁,三天来回大约500公里左右,虽然出院后他一直利用骑行做康复训练,可这次骑行对他来说无比艰难,但他还是出发了。这次的垦丁之行坚定了他骑行的想法,他说“如果我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那我就要努力去扩展它的宽度。”
2009年,徐笙竣的完成台湾小环岛之行,一共912公里。
2010年,二次大环岛全程1224公里。
2011年,徐笙竣飞往云南,在14个月里,他穿越云贵川北高原、甘肃丝路、巴丹吉林沙漠、川藏青新公路、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北三省……走遍了大半个中国。
……
时至今日,他的微博还在更新骑行动态,从他的状态我们很难看出他患有白血病,完全是意气风发,正如他的微博介绍所说,“骑是方法,行的是梦想”,曾经白血病给他的人生带来沉痛一击,但骑行让他拿回人生的主动权。
徐笙竣微博
战争年代,用骑行为国人发声
潘德明本是一位开西餐厅的商人,偶然看见《申报》上刊有“中国青年亚细亚徒步团”的宣言,便毅然关掉了西餐厅,去追寻这个青年徒步团,一路坎坷,最后只有他一人完成了这次步行。
但从1930年,潘德明骑着一辆英制的“兰铃牌”自行车从南京出发,先后到达泰国、马来西亚、印度、苏伊士运河、英国、美国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他随身携带的自制《名人留墨集》中,记录了1200个团体和印度甘地、尼赫鲁、泰戈尔等当时大名鼎鼎的世界名人的题词和签名,以及571枚各国邮戳、印章,在1937年回国。
在那个战火纷纷,人人朝不保夕的年代,潘德明的旅行注定艰难,有歧视,有被抢到身无分文,有病痛,但他给当时的世界看到不一样的国人,新加坡华侨胡文虎、著名诗人泰戈尔、印度圣雄甘地,法国总统莱伯朗等29国政府首脑、部长和著名人士都有鼓励他,个人认为潘德明最想听的就是希腊首相维尼各罗斯说的,“我从你身上看到了东方古国的觉醒。”
潘德明拜见美国总统罗斯福
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记得潘德明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以徒步和骑自行车形式完成环游世界的旅行家。但在战火纷飞的时代,有反抗者,有麻木者,有悄无声息消失者,路有千条,他选择骑行为自己圆梦,为祖国发声。
人生各有千秋,骑行一直相随
前面的两个例子相对特殊,一个重病在身却把骑行当做梦想,一个用骑行为国人发声,但其实大多数人只是把骑行当做爱好,可是坚持骑行却悄悄改变着他们自己。
180斤的宅男,平时只知道打游戏,终日无所事事,但坚持骑行却让胡春煦减掉赘肉、放下游戏,开始不一样的生活。
骑行前后
谁说年到中年的女人就只能围着老公和孩子,也可以来场收骑就骑的骑行,精神状态really棒!
90后的骑行小团队从西安出发,经过53天,骑行了4200公里,完成了西藏之旅,经历过爆胎摔车等波折,但也见到西藏的美。
为什么那么多人会喜爱骑行,对于很多人来说,骑行于天地间,用里程来丈量自己的梦想,发现人生意义,是热爱骑行的真正原因。
所以,KM1930健身车应运而生,用黑科技把户外骑行感受真实的搬入室内,六大主题的实景模拟户外线路让骑行爱好者、或者渴望接触骑行的人能够在室内就随时体验骑行以及健身的乐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