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友们偶尔的几次分享笑来老师的《财富自由之路》专栏文章后,我深深地爱上了这个老师,他就是我理想中应该成为的那个样子,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拜读他的作品,于是上图书馆借了他的《把时间当作朋友—运用心智获得解放》一书。
读到现在才读了105页,每次都会把之前读过的内容再读一两遍,然而每次都会有仿佛没读过的那种震撼。但这仅读的一百来页书也已经颠覆了一些我早已根深蒂固的观念,让我有醍醐灌顶的感觉。
图/最近在读的一本书笑来老师把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解释的比较透彻,有些我还没有类似的体验,有些我正在感受,只是还没有总结出来合适的话语来表述。读这本书的时候内心有很多抑制不住的小激动,像是看到了另外一个更高级的自己似的,给了我方向。
从中受益较大的几点感受:
(1)作为一个人这一生中可能遇到的最惊人的经历,莫过于发现这样一个神奇的现象:我们竟然可以用我们的大脑控制我们的大脑。比如说早上起床,每天6:30基本就醒了,但是大脑会告诉自己“还可以再睡会儿”,此时,如果服从自己的大脑,继续躺会儿,其实已经没有睡意了,会睡不踏实;如果用我们的大脑控制自己的大脑,“不能睡了,必须起”,其实就起来了,头脑也很清醒。
(2)心智力量的不同,使不同的却人面对相同的境遇时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得到不同的结论,最后做出截然相反的选择。
(3)所有学习上的成功都只靠两件事儿,策略和坚持,而坚持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策略。
(4)推迟满足感。曾经我(至少在三年前)很确定,我是一个喜欢把生活过的很规律、习惯先苦后甜的人。当每个人都在拖延,最后又手忙脚乱的时候,我的生活却非常从容。因为从一开始,就知道今天的所有轻松安逸都可能是未来的成本,所以,习惯早就把一切轻松安逸安排到未来的某个时刻,而心平气和地每天完成相应的工作。于是,不仅从容,而且快乐。潜意识里,我以为我还是原来那个自己,可是仔细审视之后,发现自己不知不觉中变成了一个贪图享受的人。辛苦赚点钱后就会想怎么挥霍,给自己买点吃的穿的,给爸妈买点吃的用的,给家里买点用的,而不会给未来攒着万一着急用的时候手边没有。正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遇到了笑来老师的书,特别感恩,让我及时纠正自己。
(5)每日的“事件—时间日志”Event —time log。除了自己经历的事件之外,一概不记,尽量不记感想,不计感受,只记录事件本身。但基于过程的记录要比基于结果的记录更为详尽,久而久之,通过刻意练习可以精确地感知时间——即使时间的行动只有一个,那就是自顾自的流逝。曾经我也有记笔记的习惯,每天会留下点东西,如果有几天没记录的话过几天再记录的时候就会有愧疚感。但是现在已经好几年没有记录了,虽然没有愧疚感,但是会觉得时间太快都不知道去哪了。看来这个习惯得捡起来,减少心里发慌的机会。
这本书我还会继续读完,很久没有这样一本书可以刺激到我的内心深处,就像发现了宝贝一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