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上海已有7年,朋友看了我写的北京,写的重庆,说写写上海吧。虽几次提笔,但终觉得好像没到那个时候。如今,在我觉得上海几乎已经被我忘却了的时候,才发现那些过往点滴竟如此明晰。
2013年3月底,二次考研失败。阳光明媚,牡丹花开正好,却让我觉得无比压抑,迫切想逃离自己熟悉的环境。于是,像一场迫切的出走般坐上了开往上海的列车。
上海,上海这是我第一次出远门。从小到大,最远去的地方不过是本省的省会。到了上海,第一次在朋友帮助下学会了如何看地铁指示牌。坐在地铁上,正在为哪侧开门迷惑不已时,一个老奶奶和蔼地说按列车行进的方向。
一个星期找到了辅导机构的工作。和朋友相隔不远,于是同住在复旦大学旁边,是长租的床铺,一个月600元。复旦有许多很帅气的外国留学生,于是也常去复旦门口的那家拉面馆,留学生在哪儿吃饭的很多,一饱口福的同时又可以一饱眼福,虽然我不是很爱吃拉面,但也去的最多。
工作工资很低,除了住宿,吃饭每个月也要至少花掉600元,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于是两个人想着怎么省钱。那时候晚上下班常去一个炒饭摊吃,蛋炒饭才5元,是罕见的便宜。老板是安徽人,为躲避城管他时常独自一人呆在一团微弱的灯光里等生意,并且没有座位,只能打包,而且还是要保持高度警惕,有时候我们经过那里见空荡荡的,就知道是躲起来了,再找找,就会在某个更黑暗的角落里找到他的炒饭摊。有时候远远望去,一种孤独落寞感似乎包裹着他,但只要一走近他的炒饭摊,神采奕奕的他立刻让人觉得生活充满了希望。
上海,上海但我决定自己也偶尔做点饭了。那时候最常做的就是苋菜鸡蛋面和荠菜瘦肉粥。市场买菜,卖菜阿姨们总是很热情地招呼你,哪怕只买一点点东西,她们都很耐心的帮你称,完了还会送几棵小葱给我,每次我都挺不好意思。后来才发现,这就是南方人买菜的习惯,只是我这个北方人自己不习惯而已。但无论是苋菜还是荠菜,都满满的是家乡的回忆啊!
工作照常,偶有一天,一个同事给我介绍了个私活,上门家教,两个小时200元,我大喜过望,第一次感受到传说中的知识就是金钱。晚上回去的时候,公交6个站,我一般都走路回去,兴奋和快乐占据了我的心身,40分钟的路程散步般就走完了。上海的每个十字路口必定有全家,我每次都要进去买一份5块钱的关东煮犒赏自己。那时候上海河道散发的气味虽然难闻,但月亮还是很美,高楼上明晃晃的月光就照耀着这个自足又快乐的女孩回家去。
上海,上海休息天和朋友一起四处逛吃逛吃。外滩、上海世纪公园、上海海洋馆、田子坊等等。海洋馆的水母好看,田子坊的烧麦好吃,去鲁迅公园,看了鲁迅墓,旁边有两棵许广平手植的广玉兰,亭亭如盖。想起大学时期也看了两本关于鲁迅的研究,真的觉得他是那么的清醒又执着,明明很绝望又逼着自己充满希望的人啊。
上海,上海那时候刚从学校里出来不久,还保留着良好的学习习惯,时常去复旦自习。校园里绿树浓阴,安静的很。有一次突然看到马路两边树上系了许多千纸鹤,当时并不知怎么回事,后来看了新闻,才知道当时正是那件沸沸扬扬的投毒事件发生的时候。
但终于还是要走了,也许还是不甘心吧。此生也只有这一生,总觉得只有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才不留遗憾,其他的顾虑又算得了什么呢!
走吧,无惧风雨,勇敢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