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决心第三次翻看这本书时,内心是经历了一番斗争的。这是什么样的一本书要让我不止一次的阅读。
回到更本质,我为什么要反复读它呢?
因为最近发现自己偏离了航道,失去了年初时的动力和魄力,年后上班一个月了,从最初的热情似火,到现在的无所事事。自己是怎么一步步走向了放弃。
年初决定要每天读书,一周读几本书,要读专业书,要每天锻炼身体,要学个技能。
一个多月过去了,书读了四五本,速度大幅度放慢;
专业书读了不足两本,囤了收集了很多专业书,却很少翻开;
锻炼身体最初劲头十足,每天还在跑步,后来变成了走路都断断续续,跑步也变得上气不接下气,最后干脆不跑了。
学习技能,更是毫无行动。
四条线全面溃败,就像一个打了败仗的士兵。
这四件事明明我都下定了决心要去做的,怎么渐渐地就忘了呢,渐渐地失去了信心。
唯一坚持下来的就是每天在写作,不想放弃的理由很简单,因为连续写了八十天了,我想看看自己到底能持续写多少天,其实这件事也是一个跟自己死磕的事。
这五件事的意义是什么,自己赋予了它们不同的价值,围绕着提升和改变。
提升专业能力、开拓视野、提高体能、改变自己的混沌和模糊,改变自己的肥胖的身材。其实就是两个改变,改变思想和改变身体。
可是为什么渐渐地都开始滑坡甚至放弃了呢。
这也是我再次翻开这本书的原因,我想知道有哪些看似记住实际却早已忘记了的东西,那些带给我震撼的、启发的东西还在么?
《人之觉醒》第一次读的时候就感慨是一本好书,很多书里的内容对于我并不陌生,但是我当时思考的却与作者的想法有很大差别,作者是把我熟悉的重新组合在一起,也给出了最合理的用法。
就拿我放弃年初的目标为例,就是最好的反面教材,忽略了大脑的认知规律,也忽略了长期和学习区的关系。
我记得在这80天的文章里,也写过一篇关于大脑认知的,我们有三个大脑,分别是本能脑、情绪脑和理智脑。而很多时候人们的一时享乐、 懒惰都源自本能脑和情绪脑的控制。人们生而趋利避害,更喜欢沉浸在舒适的的环境,所以稍不控制就会陷入被动刷剧、看电影、玩游戏等事情上,因为它们不需要动脑也不思考,尤其是很多短视频和游戏能够很好的给人及时反馈,从而让人们本能的被牵着走,再加上胜负的情绪和喜好的作用下,更是爱不释手。
这个过程里,理智脑很少参与决策,这也是我们为什么经常会事后追悔莫及,浪费了很多光阴,当时却又控制不住。
怎么样调动理智脑的力量呢,就需要在娱乐和闲散时加强与自己的对话,试想有一个睿智的自己跟那两个冲动的自己谈谈心,问问自己为什么这么做,自己想做的是什么,目标是什么。高手往往是能够让三个大脑一起为自己服务,而不是让他们互相掐架。
第二个就是学习区的选择,我们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往往介于三个区间,第一层是舒适区,这个区间里自己很熟悉,轻松驾驭,比如自己擅长开车或者演讲,擅长分析或统计;第二层是拉伸区,也就是自己熟悉知识和能力外的东西,这些我们不擅长但是稍微努力还是有机会掌握的;向外第三层是困难区,这里面基本就是完全陌生和不熟悉的领域,比如我们很多人对物理学或者天文学很陌生,对于专业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也不是很了解,这些都是困难区。
那么我们的学习区应该放在哪里,这决定了我们长期的努力方向。一般对应三个区间也会分为三类人,第一类只做自己熟悉的,沉浸在舒适区里,因为做起来得心应手,没有难度,容易自我满足,但是也容易长期毫无长进,人太舒服了容易就废掉了。
第二类人则是主攻自己的盲区,锚定困难区,在他们眼里把最大的困难搞定了就等于成功了一大半。不过这里也会耗费人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为难度系数的增加,很多人也会遭遇平台期,长时间没有进步,于是半途而废者不计其数,比如很多人学英语就是最好的例子。
第三类人却小步慢跑,从拉伸区开始,一点点增加自己的难度,他们不停留在舒适区里躺平,但也不再困难区里啃硬骨头,而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向外不断拓展,这种方法可能在很多人看来太慢了、太笨了,但是好处也是容易有所成就,再加上了长期积累就容易产生巨大的复利效应。我记得中学时老师就常说一句话,不怕慢就怕站。纵观我们身边有很多聪明的、也有很多勤奋的人,也有很多运气好的人,但是最终能够有成就的多数是能够长期做一件事的人,长期的坚持本身就是一个很特别的能力。很多人上来都是急功近利,今天种下种子,明天就希望结出果实。今天刚开始写作,明天就希望写出一个爆款10万+。必须承认的是确实有一群人能够短期内速成,不过对于大多数人却只能靠长期的坚持。
想到上面的两点,我也发现自己其实恰恰是把自己弄丢了,一方面是让大脑内部陷入混乱,三个大脑互相拔河;另一方面停留在舒适区里学习,不想啃硬骨头,也不想往外探索一点点。于是慢慢的最初的热情和劲头也在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迷茫和恐慌,为了掩盖焦虑,只好找借口让自己沉浸在娱乐和休闲中,美其名曰放松身心,其实是躲避学习和思考的辛苦。于是一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多少积累和进步。
那些我们以为记住的,其实早就开始慢慢地遗忘;而那些我们被我们遗忘的,却恰恰是成长的关键。
网友评论